土耳其當地時間:
安卡拉天氣
[wunderground location="Ankara, Turkey" numdays="1" iconset="Elemental" layout="simple" measurement="c" showdata="pop,text,conditions,highlow" language="TW"]
當地
時間

當東方遇見東方


Rumeli 碉堡

2012年9月的時候我第一次前往伊斯坦堡。那時候學校第一年與土耳其簽約合作、開始交換學生計畫,所以就利用大學的最後一年來到土耳其,這個美麗又奇幻的地方。 還記得剛到伊斯坦堡的時候,有一天傍晚跟朋友們搭渡輪遊覽博斯普魯斯海峽,我的英國朋友讚嘆道:「多麼美麗啊伊斯坦堡,左轉歐洲、右轉亞洲,我們現在就生活在這個『東方遇見西方』的城市!」伊斯坦堡,是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兩洲的城市,總是被人們以「東西交界」的方式稱呼她。作為鄂圖曼帝國的首都、當代土耳其共和國文化經濟重鎮,伊斯坦堡融合了不同種族、宗教,是世界上最豐富精采的地方之一。

博斯普魯斯海峽
然而,這種「東方遇見西方」的說法,在我當時聽來卻覺得怪怪的,畢竟我來自台灣、一個東亞國家。用「歐洲、中東、遠東」的世界框架來看待伊斯坦堡,並且用「東西交界」的說法形容她時,把這樣的講法放到我身上(以及其他跟我一樣來自台灣、東亞區域的人們身上時),就變成了「當東方遇見東方」的體驗了。因為這樣的文化接觸是屬於「遠東」與「近中東」的交流,而我在伊斯坦堡生活的體驗也是遠東亞洲文化與中東伊斯蘭文明接觸的經驗。[1]

雖然這種「東方遇見東方」的說法,可能太過於歐洲中心,畢竟方向是相對的,「遠東」跟「近東」的分別,也是相對於西方歐洲而產生的講法。但是,當大部分的人講到土耳其、埃及、伊朗這些國家時,總是用「神秘的國度」、「揭開面紗」的方式來描述。這樣的敘述方式雖然營造出來魔幻的氛圍、夢幻的色彩,令人想要冒險闖蕩、一探究竟,卻也同時透露出我們對於這個區域的一無所知。因此,雖然「東方遇見東方」是以歐洲為中心的敘述方式,卻也同時顯露出,遠東與近中東的接觸,跟東方和西方的交流一樣重要,而且值得關注。

因此,當我初到伊斯坦堡、跟西方朋友們一起坐渡輪遊博斯普魯斯海峽時,我的心情和他們是不同的。「土耳其」的確是東方與西方交接之處,不論從地理位置來看,或是文化宗教交流等方面來說,土耳其正處於這些元素的重疊邊界點。但是對於成長於東亞的我而言,來到伊斯坦堡的體驗,跟我的西方朋友們比起來,終究還是有差異的。

ortaköy清真寺

從145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改建為伊斯坦堡(「伊斯坦堡」城市名稱的由來,請參考:名叫「伊斯坦堡」的城市),蘇丹便用伊斯蘭去統治整個帝國。而後,當1923年凱末爾建立土耳其共和國時,土耳其領土境內也以穆斯林佔多數。因此,當我第一次飛抵伊斯坦堡、來到土耳其,映入眼簾的清真寺、喚拜塔天際線以及依附著清真寺所發展出來的街區建築(關於清真寺相連的街區建築,請參考:伊斯坦堡X伊斯蘭風潮),都是最明顯的地景差異。因此,這個專欄主要會以伊斯坦堡這個地方為依據,然後從建築、空間上的差異談起,再進一步認識鄂圖曼時期的歷史、土耳其人的文化、以及他們生活的地方。

[1]可參考歐陽文經教授的演講,從文學來討論文化交流與接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tN69oL34E

 

[vivafb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