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 : 中央社、BBC中文網、土耳其廣播電視TRT、美國之聲、新華網國際在線
面對西方,口水戰、秀拳頭樣樣來
參加歐盟峰會,土耳其尋求為自己發聲
3月2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前往保加利亞的瓦爾納(Varna),會晤歐盟的主席圖斯克、委員長容科。埃爾多安在出發前受訪時表示:「歐盟一直是土耳其的目標,我們絕不允許任何海內外的陰謀、政治勢力,影響土耳其加入歐盟的一切努力」。埃爾多安也不忘批評歐盟的「雙重標準」,他指責歐盟當初與土耳其談好60億的歐元援助僅收到三分之一。他說:「你們(歐盟)不想要難民時,土耳其得負責看住歐洲的後院,現在有350萬人等待援助,歐盟說好的資金、物資呢?」
與埃爾多安會談後,歐盟主席圖斯克、委員會召集人容科出席聯合記者會,報告與土耳其會談的相關「成果」。圖斯克、容科都強調「土耳其是歐盟的戰略夥伴」,雙方必須放下成見理性對話,土耳其需要改善與歐盟的關係,歐盟的重要議題也需要土國的支持。國際事務專家對於此次峰會後未來的土歐關係仍感到悲觀,這是場「聊勝於無的溝通」。雖然歐盟在會後「承諾」提撥30億歐元給土耳其,用在改善難民營的民生條件、審核難民簽證與工作權保障上,不過相關消息卻也指出德國、法國等成員不願意分攤資金,導致籌款出現問題。倘若變成「芭樂票」,土、歐關係將持續「走在艱困的道路上」。
土耳其與美國持續在「曼比季」劍拔弩張
土耳其在「橄欖枝」行動的第一階段順利進占阿夫林獲得勝利,之後便不斷放出消息劍指阿夫林以東的另一座庫德族控制區「曼比季」,此地有為數2000多名的美軍駐守。土耳其原先向美國開出兩選一的條件:
- 美軍撤離,讓土耳其與聯軍進駐。
- 美國與土耳其共同進駐曼比季,監視庫德族解除武裝。
美國「前」國務卿提勒森出訪安卡拉時,曾向土耳其表示美國可以與土國合作,共駐曼比季,同時停止跟庫德武裝的軍事合作。豈料,提勒森卻突然被川普總統解職(會被「火」不是因為這件事),新任國務卿是軍系出身的中情局長蓬佩奧。在權力過渡期間,川普再次展現對外交事務的「無知與搖擺」風格,先在土、俄、伊三國領袖峰會的前一天(後文會提)對外表示:「我將撤出駐敘利亞的美軍,大夥都想家了」,事隔一天三國峰會後又政策大轉彎,川普表示:「美軍殲滅IS的任務還沒完成,一走了之會使得局勢再次變壞。」讓外界對於美國的中東政策摸不著頭緒。
對於土耳其來說,提勒森去職等同將土國與美國最後的「信任」徹底摧毀,兩國原本4月份將要召開工作會議討論相關話題。如今「權力真空」,接替提勒森的蓬佩奧被外界解讀也是個「鷹派」人物,一來可能不會履行前任的政策,還會有可能衍生其他的節,再者,根據敘利亞當地媒體的報導,美軍又從伊拉克抽調約300人抵達曼比季,城區裡外隨時可見美軍車輛巡邏。土軍、美軍會不會擦槍走火引爆衝突,外界都在看。
走向東方,土耳其尋求突破口
土、俄你儂我儂
俄國總統普丁在連任後的首度出訪就到土耳其,並且與埃爾多安總統一起用視訊連線的方式,與土國南部梅爾辛(Mersin)省阿庫由(Akkuyu NPP)核電站的工程人員一同為電廠奠基。這座核電廠一共有4部機組,首部機組預計2023年上線,剛好趕上土耳其建國百年意義重大;其餘3部機組會在2024-25年完工併聯發電,可供應土國10%電力來源,這對於油、氣自產不足都需進口的土耳其來說可以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土耳其預計在黑海另外興建一座核電廠,日本、俄羅斯廠商都表示有興趣承接。兩國元首致詞時,埃爾多安提到:「土耳其未來需要更可靠、乾淨的能源供應,核電廠可以滿足用電需求」。
普丁則提到:「我們將會幫助最親愛的土耳其朋友,一起努力來完成任務」。
土、俄關係從SU-24戰轟機被擊落事件達成和解後迅速升溫,即便中間遭遇俄國大使遭土耳其前警員射殺身亡等重大事件都未危及兩國關係。普丁這次的安卡拉之行給足土耳其裡子,除了核電站,攸關供應東歐冬季暖氣的「南溪管路」第一階段已於去年6月開始施工,預計今年稍晚會從土耳其西北部(歐洲端)登陸,之後將分岔進入希臘、保加利亞,土耳其除了獲得油、氣供應,還有「過路費」可以收取。另外,土、俄兩國又簽署多項工商服務業合作備忘錄,更中之重的是土耳其採購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將「提前」交貨。此舉被外界解讀為土耳其與俄羅斯外交上「感情甚篤」,軍事上卻衝擊北約的後防。
土耳其、俄羅斯、伊朗三國協商敘利亞問題
普丁出訪土耳其的另一項看點,即為土耳其、俄羅斯、伊朗三國元首齊聚安卡拉共同研商敘利亞的未來。記者會上,埃爾多安的分別牽着普丁、羅哈尼的手象徵三國團結,努力促使敘利亞恢復和平。諷刺的是,敘利亞不論是政府、反政府的代表都不在峰會的邀請名單上,專家評論這次峰會是在「敘利亞各自劃分地盤」。
「安卡拉、莫斯科、德黑蘭在敘利亞都有『戰略代理人』」,安卡拉雖然較支持反政府軍,但是阿塞德(敘利亞總統)去留已非首要任務,而是如何隔開庫德族,讓自己培植的勢力取而代之。莫斯科則把阿塞德當成棋子,一邊與各路反對勢力交戰,一邊見縫插針暗通「敵人的敵人」,鞏固「影武者」的角色。德黑蘭立場比較貼近莫斯科,除了因為宗教立場(敘、伊都是什葉派主政),伊朗更不希望兩個死對頭沙烏地、以色列藉此機會趁虛而入,因此不斷派出民兵、親衞軍前往敘利亞參戰。三方各有各的利害點要保護,也有相同立場讓三國站在一起(反對、或不希望美軍屯兵敘利亞的立場一致)。即便土耳其、俄羅斯、伊朗發表共同的聲明,短時間還是看不到任何一絲和平的曙光。
土耳其的「東、西博弈」誰是最大的贏家?歡迎大家動動腦想一想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