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合作刊載,作者資訊與相關單位在文末
文:fromSyria|來自敘利亞的手作禮物 負責人Summer
寧靜的週間午後,溫煦的陽光灑落在蜿蜒街角,斑駁磚牆上的繁茂綠意與鮮紅的土耳其國旗相互輝映,巷弄間的老雜貨店、小餐舖、公園,人影疏落,卻歲月靜好。這裏,是伊斯坦堡法蒂赫(Fatih)的洽帕區(Çapa)深處的一座小社區。近年來,大量敘利亞人在法蒂赫落腳,掛著阿拉伯文招牌的餐館、路邊攤、理髮廳日漸增多,讓媒體為法蒂赫冠上「小敘利亞」的稱號,許多協助敘利亞居民的機構組織也在此成立——我來到這裏,正是為了拜訪其中一間社會企業「小雌駒(Muhra)」。
在前幾回搭的士拜訪都經歷了故意繞路的司機大叔洗禮後,這天我決定自行前往,卻再次在這座宛如小迷宮的巷弄裡迷了路。眼見四下無人,前方只走來兩名身穿黑罩袍的兩名女子與一個小男孩,我只好幾乎不抱希望地拿着寫着地址的紙條上前詢問:
「嗨!我在找這個地址⋯⋯」
其中一位女子仔細端詳紙條後,抬頭說:「我正要去那裡!」
意料之外的回覆,伴隨着親切的眼神和微笑:
「但我們得先去藥局買東西,妳要跟我們到藥局等一下嗎?」
原來這名帶着小孩的媽媽就是「小雌駒」的工作坊成員,同行的女孩則是她住在沙特阿拉伯的姪女,趁著長假期間來探訪。透過一路上的談話,我得知這名媽媽當初經由家人介紹,成為「小雌駒」一員,而她專心工作的時候,小孩會在社區中心的托育班得到照顧。
敘利亞女性在土耳其為自己築起新身份
2019年,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全球趨勢報告(GlobalTrends)》,敘利亞已連續5年蟬聯最大的難民來源國,土耳其也跟着連續5年蟬聯全球收容最多難民的國家。大量湧入的新移民帶來社會與適應問題,但有更多的人,試着讓來自四方的人們在這塊土地上,共同打造和諧互融的新生活。
2016年以來,土耳其非營利組織「伊斯坦堡小計畫(SmallprojectsIstanbul)」的社區中心就長期為敘利亞社群提供兒童托育、心理支持、工作機會,營運成員包含土耳其人與敘利亞人,以及來自世界各國的志工。2017年,他們正式成立社會企業「小雌駒」,培訓社區裡的敘利亞婦女手工製作服飾配件,其中的耳環系列以形狀與雙關語取名為「DropEarringsNotBombs」,傳遞了婦女的心聲:「我們只要水珠形耳環,不要投擲炸彈。」
工作坊婦女在女性友善與安全舒適的環境裡工作,並接受語言與技能課程;一些表現優秀的成員,可以得到升遷,成為工作坊的領袖,工作坊收入則平分給每位成員,目前共50個家庭參與。穩定的運作模式曾受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TRT world)、半島電視台、《美麗佳人》、《大誌》報導。2016年以來,我因工作開始往返土耳其加濟安泰普、尚勒烏爾法、伊斯坦堡等地的非營利組織,2018年終於有機會親自拜訪「小雌駒」。
這一天,沒想到在路上隨意攀談的婦女,就是工作坊的成員,讓我當下對這間一直強調走入基層的社區中心的草根性留下深刻印象。言談間,和媽媽走在前方的小男孩突然頻頻回頭偷看我,和媽媽說起悄悄話,一旁的女孩笑着自動為我翻譯:「他說『這個台灣阿姨有小孩嗎?我想跟她的小孩玩。』」會心一笑之餘,我知道小男孩的提問反映出一個他所熟悉的世界——在敘利亞的傳統社會,20歲出頭的女子大多已為人妻,年齡奔三的女性至少會有一兩個小孩。這是「小雌駒」生產者婦女的主要輪廓,也是工作坊重視女性友善空間與托育照護的原因。
在過去的敘利亞社會,因物價低與社會風氣的關係,即使是高學歷女性,通常也會選擇早婚,並以家庭主婦為生涯規劃的優先。來到異鄉後,許多女性開始必須擔任經濟角色,她們勇於踏出習慣的環境,積極嘗試各種不同的機會;然而,從傳統敘利亞家庭轉換至異鄉的職場,仍有許多短時間內無法轉變的環境與觀念成了這些婦女工作的阻礙,一份報告指出(註),敘利亞婦女最容易遇見的工作問題是剝削、沒有女性友善空間、沒有安全的交通工具、性騷擾,這也是為何「小雌駒」如此重視女性友善空間,以便習慣同性互動的婦女能安心工作、兼顧育兒,保守家庭的丈夫也較容易接受太太出外工作。
在工作中,這些女性得以增加收入、學習語言與技能、重新凝聚歸屬感,更重要的是,許多成員透過工作,獲得以往未曾體驗的自信與成就感,「以前我沒有自己可支配的收入,現在我感受到,我對我的家庭也可以有額外的貢獻。」「這是我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從沒想過會有外國人喜歡我做的東西。當我看見外國人配戴着我的作品,感覺真的很好!」
因着工作,她們也從「難民」變成了「裁縫」、「工匠」、「工作坊領袖」。在異鄉,無論對外或對內,這群勇敢面對生活的婦女漸漸迎來了新的身份。
台灣,第一個提出獨家代理
2018年,我在台灣成立選物品牌「fromSyria|來自敘利亞的手作禮物」,專門販售敘利亞婦女的手作工藝品,並與世界各地的敘利亞婦女工作坊建立長期互信與獨家代理關係。獨家代理,除了保障工作坊的穩定收入,對生產者婦女來說,更代表能力實際獲得了欣賞與肯定。至今,我仍記得當初和「小雌駒」簽訂合約的過程中,對方展露的欣喜語氣,以及來回多次的費時討論:「很抱歉,我們得多花一點時間準備⋯⋯」她們鄭重地說:「因為全世界第一個向我們提出獨家代理的就是台灣呀!」
獨家代理帶來的保障,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更加明顯。在疫情下的世界,許多人苦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孩子的線上教學、第二技能的開展;但無論是哪個國家,總有一群人面臨這樣的景況——只要自己或家人沒有出外的工作機會,就等於生活斷炊。
土耳其自3月公布首例病例以來,至今確診人數已名列全球第7,各樣應對的政策與規定紛紛出爐;而我們合作的工坊,在這樣艱難的景況下,婦女至少能視個別情況在家工作,也依舊可以從我們獲得訂單與收入,目前最大的困難則是其他家庭成員無法出外維生。當我們向台灣的客人分享這樣的消息後,過了幾天,一名媽媽傳來一筆款項,不是要買禮物,而是希望我們轉交給黎巴嫩夏蒂拉(Shatila)難民社區的工作坊。後來,她的捐款成了一名媽媽全家一個月的房租,米、油、蔬果、奶粉等充足的食物,還有一些藥品。當初,我受到這些敘利亞工作坊的感動,希望這些敘利亞婦女為台灣送上的禮物,是一份在充滿荊棘的現實生活裡,依舊無畏綻放生命花朵的勇氣。
漸漸地,我感受到這份勇氣是雙向的,身為台灣人,不只是幸運,還是很榮譽的一件事——因為當我們共同面對這樣的危難,我們依舊勇於分享自己的幸運。那天,在巷弄裡的路程上,聊到我來自台灣,同行的女孩看到我語帶保留的表情,笑笑說:「我知道啊!台灣,中國旁邊的小島,你以為阿拉伯人不知道台灣嗎?」我驚喜地看着她,同時心想:「那是什麼模樣的台灣呢?」現在我期待,有一天,台灣在世界另一端的人們心中,是樂於欣賞、接收他人的勇氣,並回贈以勇氣,和所有需要的人一同勇敢站立的地方。
註:蘭德公司(RandCorporation),〈對於敘利亞難民與其收容國的雙贏策略〉(Win-WinSolutionsforSyrianRefugeesandTheirHosts),2018
作者:
fromSyria|來自敘利亞的手作禮物
是台灣唯一的敘利亞婦女手作選物品牌,獨家引進富含文化特色的精美手工藝品,支持友善工匠與友善環境的商業模式,陪伴身處異鄉的敘利亞婦女重建新生活。
官網:https://www.fromsyriatw.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fromsyria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fromsyriatw/
圖:Summer、土耳其社會企業「小雌駒(Muhra)」、土耳其B型企業「反思工作室(Reflect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