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eren
似乎從好幾個月前開始,就不斷滑到土耳其人還有土耳其觀光局的instagram上出現「這個」景點!看起來有點像是以弗所(Efes),但又不是,仔細點進地點才發現,原來是一個以前都沒有好好注意過的古城「薩加拉索斯古城(Sagalassos Antik Kent)」。這座古城2009年就被列為土耳其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暫定名單中,要深度認識土耳其,這裏真心推薦!
薩加拉索斯古城背景介紹
薩加拉索斯古城位在土耳其布爾杜爾省(Burdur),在土耳其的西南部,最近的城市是玫瑰之城「伊斯帕爾塔(Isparta)」,從棉堡(Pamukkale)跟安塔利亞(Antalya)都不算遠。之所以予以弗所相像是因為他也是一座古希臘城,曾是「皮西迪亞(Pisidya)」地區的首都,建於海拔1470公尺以上的山上,當時的人們會定居在山上的原因是基於安全與水資源考量。
皮西迪亞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西臺帝國與波斯帝國時代就已經有「薩加拉索斯」這個地名,西元前330年此處被亞歷山大順手征服,亞歷山大死後進入希臘化時代,最後輾轉於西元前25年歸於羅馬統治,後面慢慢基督教化。這座古城因地質特色,以出產陶器聞名,因為貿易往來成為非常繁榮的都市,西元500年時發生大地震,緊接着發生流行病,不到100年內再度發生地震,7世紀中葉人們拋棄這座城市離開,這個區域最後落入塞爾柱土耳其人之手,逐漸被遺忘,直到1706年這座廢棄的古城遺跡首次被法國人保羅・盧卡斯(Paul Lucas)發現,但1990年才開始進行現代的考古研究。
參觀薩加拉索斯古城
車子慢慢開進產業道路,沒有完善的柏油公路,從僅能一輛大遊覽車行駛的碎石子路開始,慢慢往上開,沿着旁邊沒護欄的山路緩緩上坡,終於來到薩加拉索斯的入口處。
非常明顯可以感受到,這座古城就觀光旅遊來說還不是那麼商業化,目前還很純樸,門口沒有一大堆紀念品或是小攤販,往觀景台向下走有個簡單的廁所,門口是沒有規劃太多的停車處。
門口同樣設有國家級博物館的入口,使用條碼或是購票入內。早晨的這裏很寧靜,幾乎沒有其他遊客。
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古城,因此映入眼簾的就是一路往上的風景,比想像中規模更大更壯觀。
這座城市有明顯的社會階級概念,由入口處,也就是城市的東側進入,比較低的地方是屬於平民,最開始可見到的其實是墳墓區(Necropolis),然後往前走才是最低階等級老百姓的生活區塊。第一個參觀重點是規模超大的「羅馬公共浴場(Roma Hamamı)」,這個浴場可以進入共三個區域,沿着山壁根本可以當成古代的無邊際泳池。
建於西元10至30年間奧古斯都時代,是整個安納托利亞地區最古老的浴場。入口是「大理石廳(Mermer Salonu)」,從大型柱子往內走,會各種大小的池子,如下方照片,只是裏面現在長滿了草,而不是一池池的冷熱泡澡水。依照這個規模可以感受出當時有一定的居住人口。
在下集市的上方,側邊道路可見「哈德良噴泉(Hadrian Çeşmesi)」,方形一階一階的樣子與其他的噴泉不是不同風格的。結構是有後牆的佈置,前面有講台,靠近另一個「阿波羅神廟(Apollo Klarios Tapınağı)」,應為獻給哈德良的噴泉。而神廟比較殘破,多為倒塌的柱子。
下一個參觀重點是市集(Agora),市集分成上與下,提供給不同階層的人民使用,會先看見「下市集(Aşağı Agora)」,其實意外地有不少地方還看得出來建築物的重點。
接着來參觀的是「塞弗路斯噴泉(Severuslar Çeşmesi)」這是此城第一個紀念性的噴泉,在下市集的北邊,前面曾經被拆除重建,現在的狀況就沒有另一個完好,不過可看出來概念是相同的。
一路上可見到一些傾倒的石柱,這上面的雕刻是「蛋」,其實蛋是古早時候在建築中的材料之一,可作為黏着劑。
往上看可以看見城市住宅區域。
中間有條小路可以上另一個「北墓地(Kuzey Nekropolü)」是這座城市最小的墓地,但是岩壁上的墓穴,在其他地中海區域的幾個古城(例如米拉)都可見到。想要近距離看的話必須多爬兩段階梯才行。
從北墓地繼續往上時,碰見牧羊人帶着羊來吃草,只能說這裏真的很純樸,即使是歸國家管的博物館,羊兒還能保有原來的生活來這裏散步吃草。
沿着動線走可見到左側保存相當完整的「西北英雄祠(Kuzeybatı Heroon)」,西元1世紀建造。中間清晰可見雕刻,是14位跳舞與玩樂的女性,也被連結至酒神。
路過「基督教巴西利卡(Hristiyan Bazilikası)」這裏就可以看見基督教化,這是這座城市第一間大教堂,原來是議會。
在上下市集中間還有一個「食品市集(Macellum)」功能是販售魚、肉與穀物等食材。
最大看點:安東尼噴泉(Antoninler Çeşmesi)
安東尼噴泉是古城裡的最受歡迎景點,也是大家必定會來的打卡拍照區,位於上市集(Yukarı Agora)廣場。建於西元150至180年,總共用了7種不同顏色的石頭蓋出,長29公尺,高9公尺,噴泉形式是中間做一個高4.5公尺的瀑布,讓水傾瀉而下,建造的原因是彰顯羅馬帝國的威望,在和平繁盛期會更強調裝飾。以下就開啟網美調色版本的照片讓大家感受一下:
噴泉在西元500年代時的地震被毀,1993年才出土,在1998年至2010年花了近13年修復工程後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噴泉上原有5座雕像以及羅馬銘文,現在看僅有4座。有科洛尼斯(Coronis;阿波羅的愛人)、戴歐尼修斯(Dionysos;酒神)、涅墨西斯(Nemesis;報應女神),這些雕像被認為是在阿佛洛狄西亞古城製作好帶過來的,有些因為基督教時代頭被打碎,我們見到的是複製品,真的雕像收藏於布爾杜爾博物館內。
噴泉前是拍照熱區,雖然古城在山上不至於太熱,但噴泉裡因為有水,非常清涼,也要小心不要因為拍照弄濕掉下去了。噴泉修復之後讓此處變得非常有特色,其他地方的古城雖然也有指標性的建築,但都沒有這樣仍然在流水的生動,也因此成了這裏最受歡迎的地方。
希臘化時代這裏曾是重要的政治集會處,上流社會階級活動頻繁的地點。
山頂上的圖書館與劇場
經過上市集後出來,繼續往山頂前行,途經「希臘化噴泉(Helenistik çeşme)」,顯示此城的多樣時代,雖又是噴泉但卻截然不同,屬於封閉式,直至今日依然有水湧出,這被認為與城市建設有關。照片後方可見到一個屋頂,那就是這裏名氣也很高的「尼翁圖書館(Neon Kütüphanesi)」。
尼翁圖書館是一間小房子,不說還以為像是以弗所那樣。其實這個小房子完全是為了保護裏面的東西而蓋,這間圖書館是西元120年由尼翁指示建造,尼翁受到百姓喜歡,是個慈善家,而被稱作城市之子。
圖書館的內部構造與以弗所有相似的地方,同時也保有馬賽克拼貼,地上中間的馬賽克拼貼故事是在講述阿基里斯與母親道別前往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場面,下方留有藝術家的簽名,至於裂痕則是因地震造成的。
最後的重要景點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劇場」,至多可容納9,000人的規模,不過入口處被震得亂七八糟,需要攀爬大石頭才能進入劇場的高點。
劇場的座位大致形狀都能看出,舞台倒塌狀況比較慘,裏面可以找到鬥士與動物的浮雕,所以被認為這裏也有同樣的角鬥士活動。
下山時有比較近的路,可以遠眺前面所走過的城市各處,山上屬於高社會階層者,果然有這個氣勢。
最後可以看看今年推出的完整介紹影片:
參觀資訊
不算上下山車程的話,來到這裏參觀至少要花上2到3小時,需要帶水在身上,動線大部分是爬坡跟小爬山,想來參觀要有充足的體力。許多出土的陶器、雕像、器具都收藏在布爾杜爾考古博物館(Burdur Arkeoloji Müzesi),裏面有一個大廳專門收藏出自於此的東西,想要完整一點了解古城,應該要加入博物館。這裏並沒有適合接待外國人的飯店,山上餐廳僅有一間非常簡單的,若不在山上吃就得花時間進入市區。最好的參觀方式還是由附近城市上來,之後離開前往下一個都市住宿。此處受到季節影響,因此以目前的道路情況,冬季是無法來參觀的,最好的季節其實在春夏初。
開放時間:每日08:00-20:00
需要購買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