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美國名作家、演說家、旅行記者,代表作為《湯姆歷險記》及《頑童流浪記》。
A.F. Bradley, New York,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啟航
1867 年的6⽉1號,⾺克吐溫參加了郵輪觀光團,乘坐⼀艘名為「桂格城市號」(Quaker City)的船從紐約駛往歐洲。根據他的描述,輪船⼗分舒適,除了豐盛的⻝物之外還備有圖書館以及各式演奏樂器,並配備隨船醫師。他們沿途遊歷了⻄班⽛、法國、義⼤利、希臘、⼟⽿其、黎巴嫩、以⾊列、敘利亞和埃及等國。這樣的⼀趟旅⾏當時的票價是⼀千兩百五⼗美⾦,換算成今天約是⼆萬五千元美⾦,還不包括沿途各站下船遊覽的費⽤。顯然這個價格當年只有富人才負擔得起;⽽且可不是有錢就可以參團,還得先通過一個委員會的審核。當⾺克吐溫得知⾃⼰被選上之後⾼興不已,很快地就付清了所有的旅費(報社有贊助)。那⼀年他32歲,未婚,寫了⼀些⽂章並開始為加州的沙加緬度聯合報寫遊記。當他得知團員中有個⼥明星的時候很開⼼,後來他聽說那位⼥星取消了⾏程還抱怨說這樣我們這團就沒有名⼈了!
金角灣 (Haliç)
⼟⽿其之⾏,⾺克吐溫的船停泊在「君⼠坦丁堡」(
我第⼀次看到⾦⻆灣的時候是25歲,比馬克吐溫年輕,那個時候無知的我並不知道⾺克吐溫如是說,我也覺得此地的風景美如畫。這麼多年過去了,看了無數次的⾦⻆灣,無論是映照著藍天⽩雲還是濛濛細⾬,它都⼀樣的美。
街上男人的穿著
⾺克吐溫離船上岸後⾒到的街頭景象很快的破壞了金角灣給他美好的印象。在前往⼤巴扎集市(Kapalıçarşı)的路上,他⾮常驚訝的發現這些奔波在街頭巷尾的男⼈雖然⾐衫襤褸卻沒有兩個男⼈的穿著是⼀樣的!更讓他嘖嘖稱奇的是布料的顏⾊與款式。他說奧斯曼帝國的裁縫⼀定有震顫性譫妄和魔⻤般的想像⼒才能縫製出這樣⼦的⾐服。他⽤了「怪異」、「荒謬」、「令⼈髮指」、「狂野的化裝舞會」等形容詞描繪他震驚的程度。
餘生也晚(慶幸),⼀百五⼗多年前奧斯曼帝國的君⼠坦丁堡,⼥⼈絕對是很少在外拋頭露⾯的,男⼈的穿著還沒有全⾯被西歐收編同化(可惜這本書的插畫是⿊⽩的,無從看出其中顏⾊的奧妙)。今天伊斯坦堡男性的穿著與你我在世界各⼤城市看到的並沒有什麼不同。反倒是⼥性的著裝常讓我驚嘆;在伊斯坦堡同⼀條街上可以同時看到兩類極端穿著的女性,一類全身從頭到腳包的密密實實的,一類卻與穿著T恤短褲與涼鞋,甚⾄有時還會看到應該是分屬於不同圈圈的這兩類女人手挽手,肩並肩,談笑風生。
土耳其咖啡
說到咖啡,當時32歲的⾺克吐溫毫不掩飾他對⼟⽿其咖啡的失望,他說:「世世代代的詩⼈都如此狂熱地歌頌⼟⽿其咖啡,它是我對東⽅奢華幻想的最後希望。(沒想到)這是另⼀個騙局。 在我喝過的所有⾮基督教飲料中,⼟⽿其咖啡是最糟的!」 當年的我無從失望起,因為無知。土耳其咖啡通常是在爐子上煮出來的,得事先決定是要無糖、小糖還是中糖(還沒聽過有人要大糖的),對我這個外國人有點困難,怎麼知道你的小糖是不是我的中糖呢?對了,無糖真的太苦了。⼟⽿其咖啡杯⼦很⼩,喝沒幾⼝就觸渣底了。土耳其女人會即興地倒扣杯⼦,然後根據渣痕算命。在土耳其鄰居家,我觀察婦女們看著渣痕編故事,安慰女性朋友,指引親朋好友的⼈⽣道路,深深覺得所謂的⼈⽣導師(Life Coach)協會都應該請她們去授課。 當年的馬克吐溫肯定沒看過這一幕,不然他會改變對土耳其咖啡的評語的。
聖索菲亞⼤教堂
⾺克吐溫對鼎鼎⼤名的聖索菲亞⼤教堂也不買帳,他的評語是:「我想我不諳欣賞它的美,饒了我吧。我認為這就是⼀個⽣鏽的⼤穀倉。」我認為馬克吐溫之所以會下這個評語是因為他之前看到的教堂都太「新」了!完成於公元第六世紀的聖索菲亞⼤教堂是拜占庭式的建築,與一般美國的聖公會或者天主教教堂在圓頂、拱門、瓷磚貼片等建築細節都完全不一樣。此外伊斯坦堡屬地震帶,千年來發生過多次大地震,但這座教堂迄今屹立不搖,實是令人驚嘆!
土耳其浴
⾺克吐溫還去試了⼟⽿其浴,還算喜歡,說洗完之後宛若重生般的乾淨。但他不忘毒⾆的說他讀過的那些旅⾏指南對⼟⽿其浴的稱讚都太誇張了。 我對⼟⽿其浴是⼜愛⼜恨。非常喜歡它美麗的建築,可是我的心臟承受不了那超⾼的溫度。
以弗所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很直觀的認為⾺克吐溫是不會再踏上⼟⽿其國境⼀步了。 Never Say Never!就在回航的時候船再⼀次經過⼟⽿其,停泊的港⼝是愛琴海的伊茲⽶爾(Izmir,舊名Smyrna)他還是下船了,為了看以弗所 (Ephesus)。這次他總算覺得物超所值。他是這麼形容的:
「這是⼀座美妙的城市,以弗所。在這⽚廣闊的平原上,無論你⾛到哪裡,你都會發現雕刻的最精美的⼤理⽯碎⽚散落在塵⼟和雜草中;美麗的斑岩柱和所有珍貴的⼤理⽯從地⾯突出或俯臥在地⾯上。每⼀步,你都會發現雕刻精美的柱頭和巨⼤的底座,以及刻有希臘銘⽂的拋光⽯板。這是⼀個充滿珍貴遺蹟的世界,⼀個滿是破損和殘缺寶⽯的(神奇)荒野。」
傻⼦出國
馬克吐溫這一路上所做的筆記以及⾟辣、幽默(看誰是讀者而定)的評語於1869年出版,書名為《傻⼦出國記》(The Innocents Abroad);他認為天真的美國人在歐洲遊歷時都是一群傻瓜。的確,伊斯坦堡那些美麗的清真寺隨便一塊瓷磚都比美國建國的歷史長。他表示他只是誠實的說出了他的看法,也不會為了自己的寫法與其他的旅行指南有所不同而道歉。《傻⼦出國記》出版後⼗分暢銷,奠定了⾺克吐溫的名聲,他也成為名⼈了。
參考書籍:The Innocents Abroad 《傻⼦出國記》Twain, M., 2007. Penguin.
附註:原文曾在美國華府新聞日報刊出,本文有加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