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 Bahar(中篇)
2012年九月到達土耳其伊斯坦堡,由台大人類學系交換一年到Koç大學的歷史學系。Koç Üniversitesi,Koç的土耳其文發音為:寇曲,亦有人翻作「科曲」或「柯克」。學校位在伊斯坦堡歐洲區、靠近黑海一帶,是由土耳其商業集團(The Vehbi Koç Foundation)所成立的私立學校,採用美式教學制度,英文教學為主,但也有土文授課課程,藝術人文方面的研究相當知名。學校總區距離市中心有段距離,校園環境豪華廣闊。
黑海邊的奢華「渡假村」
甫到Koç的時候,許多交換學生們認為,我們其實不是來到一所學校,而是一間高檔渡假村!宿舍除了有基本的盥洗間、交誼廳、洗衣間跟廚房之外,每周還會有打掃阿姨清潔房間兩次(阿姨除了掃地、拖地、擦窗戶、倒垃圾之外,還會替你把筆電捧起來、擦書桌!)。校園裡面不僅有漂亮的圖書館、多樣化的餐廳、咖啡廳、文具店跟書店之外,還有森林烤肉店、美容院、乾洗衣店、超市、冰刀溜冰場、足球場、健身房和室內外游泳池,甚至還有直昇機停降場。
所有的交換學生被分成一組一組,每一組再搭配一位土耳其學生,擔任交換期間的隊輔,協助生活中的大小事。剛到的時候,就被安排參加凌晨一點的歡迎派對,讓學生們互相認識。除此之外,校務人員還幫忙安排銀行開戶、電話卡申辦、周圍環境介紹、學校設備服務以及簡單的土耳其語教學,協助交換學生快速適應環境。住宿方面,學校規定外國學生一定要與一位土耳其室友同房,這樣才能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許多人在認識土耳其的時候,習慣把土耳其人大致區分為兩派:一派是傳統土派,也就是遵守嚴格教規的穆斯林,每天禮拜、會齋戒、不喝酒也不抽菸,男女之間的規定比較嚴謹,女性多半穿著寬鬆的衣物,甚至包頭巾。另外一派則是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行為舉止在我們看來,似乎沒有因為宗教而產生的差異。會穿小可愛、短裙或是緊身牛仔褲,會喝酒,有的甚至會吃豬肉。當然用這種過於簡化的二分法,去認識全部的土耳其人並不正確,因為每個人的出生環境、成長過程與家庭情形都不一樣,還是有非常多不同的情況。只是如果用這種二分法去看Koç這所學校,那他們肯定是一所非常西化、世俗派的大學。
從「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到「伊斯坦堡İstanbul」
交換時期,我花許多時間在課業上,相較於其他交換生周遊列國、翹課出外玩樂,我卻比較專注在學習上。主要是因為,當初在出國交換前,台大的學姐曾經提醒我,旅遊玩耍其實是一輩子都可以做的事情,但是以學生身分在另一個國家久待,觀察不同的教學方式並且與外國師生互動,卻是得來不易的機會。因此,我在交換期間便選修幾門特色課程,像是「伊斯坦堡的歷史」和「土耳其社會文化介紹」等。 在「伊斯坦堡的歷史」這門課中,老師從拜占庭的歷史開始談起,之後則是鄂圖曼時期、凱末爾建立土耳其共和國之後的情況。學期中有安排戶外教學,老師帶著我們實際走訪課本上提到的事件地點與建築,然後討論特定時期的問題與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考試的題目也非常活潑,並非只是背誦史料與名詞解釋,而是強調理解與認知歷史時代的氛圍。期中考試的時候,申論題目像是:「今天是1453年5月27日,你是一名屬於鄂圖曼帝國的士兵,正在攻打拜占庭時期的首都,此時要寫信回去給家鄉的父親,你會如何描述你所看到的君士坦丁堡?」因為君士坦丁堡是在1453年5月29號星期二的時候,被鄂圖曼蘇丹給攻陷的,因此在這樣的題目之下,我們不僅要熟悉年代,還要懂得活用文獻資料、把歷史知識還原成生活。這門課授課教師的專業是藝術建築史,所以除了講解伊斯坦堡的歷史以外,她還會補充建築相關資料。結合歷史與建築的課程,讓我們意識到,自己不僅只是待在伊斯坦堡這座城市裡面而已,其實我們依然生活在拜占庭與鄂圖曼留下的文化遺跡中,我們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誰是土耳其人?
而在另一門「土耳其社會文化介紹」課程中,老師則是用宗教、性別、歷史等不同主題區分課程,每個主題會搭配一部電影,同時附上該主題的文學讀物與學術文章,讓我們從不同角度理解同一個議題。
很喜歡的一部土耳其電影是2011年發行的Dedemin İnsanları (片名暫譯為:我的祖父),在說明土耳其與希臘之間的一段歷史。片中描述1920年簽訂的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規定住在希臘的土耳其人要回到土國,而在土耳其的希臘人則要全部搬回希臘。這個條約的簽定形成土耳其與希臘「人口大交換」,也造成許多人在回到「祖國」以後,根本無法跟「同胞」相處融洽。比方說,原本住在希臘的土耳其人,因為條約的關係、搬回土耳其之後,隨著生活習慣的差異、語言宗教的不同,難以跟附近鄰居相處,甚至被周圍群體排擠,也因為無法被接納而難以擁有認同歸屬感。
當時在看這部片的時候,心裡很有共鳴。在土耳其的這段日子,每天都講英文和土耳其文,吃得多是土耳其菜,土耳其人雖然熱情友善、樂於幫忙又好客,但是畢竟我們是亞洲人,黃皮膚跟細長的眼睛總是格外引人注目。走在路上就是會被土耳其人們盯著看,被要求拍合照、搭訕聊天都是每天會上演的戲碼。似乎不論我「土化」的多麼成功,終究是他們眼中的他者,而很難有真正的認同感。幸運的是,在土耳其留學的這些日子裡,有嫁來土耳其的台灣媳婦們以及在此工作的台商們照顧我,在想念台灣或是家人朋友的時候,才不至於太孤單。
放下一切到遠方,我開始習慣看著黑海吃早餐、欣賞拜占庭風格的教堂以及鄂圖曼清真寺。同學們來自世界各地,相聚在伊斯坦堡。學生生活單純規律,卻一點都不單調,在學校的每一天,都是扎實成長的累積。
中文名字鄭思恆,英文名字Henny,土文名字Bahar,藏文名字卓瑪拉毛,保加利亞名字Elena,阿拉伯文名字kamilia。興趣是收藏回憶、蒐集名字,然後在記憶和各種名字裡,看見自己不同的樣子。
台大人類學系畢業,立志在「人類學」裡學人類。2012年透過台大交換學生計畫到土耳其一年,2013年台大畢業之後再次到伊斯坦堡念語言學校。即將於2014年夏天開始,在英國倫敦亞非學院(SOAS)攻讀中東伊斯蘭碩士。會講中文、英文和土耳其文。
致力用「五子」填滿生活,但是不是「房子、妻子、孩子、車子和銀子」。而是努力用「眼珠子」看見世界的美麗、「耳渦子」聆聽不同的聲音、「筆桿子」記下自己的心得、「腳丫子」親身經歷參與,最後用「嘴皮子」來說故事給別人聽。
原本想去西藏,後來去了西門町;最初想逛土城,結果到了土耳其。人生變化很大,對於生活的意見很多。不是一個隨便的人,隨便起來肯定會嚇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