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聯合電子報、BBC 中文網、中時電子報、法新社、蘋果日報國際。
才剛脫離「風暴」,然而「風暴」又襲來
土耳其剛於10月17日公告標售一筆5年期的20億美元公債,最後以60億美元成交。這對於好不容易擺脫「布朗森牧師」風暴的土耳其無疑是個「好消息」,從買方的資金有60%來自美國、34%來自歐盟、英國,意味著土耳其重新回到國際財金市場,對於土國公、私部門要籌資都會更加有利。
然而就在土耳其上下一片「否極泰來」的氣氛中,沙烏地阿拉伯駐在伊斯坦堡的領事館卻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命案,此案不只牽涉到土耳其與沙國的關係,遙遠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也捲入其中,另一場「風暴」又衝著土耳其而來。
「風暴」是紙包不住火的
時間往前拉到10月2日,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哈紹吉(Jamal Khashoggi)為了迎取土耳其籍未婚妻並符合土國「禁止重婚」的法規,進入沙國駐伊斯坦堡的領事館要辦理與前妻之離婚文件。孰料,僅需半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卻讓該記者自此「人間蒸發」!一開始,沙國堅稱哈紹吉當天下午就已經離開,但是哈紹吉的未婚妻哈提潔·建吉絲(Hatice Cengiz)卻表示「沒有看到他再走出領事館」。同時間,土耳其警方與海關證實有來自沙烏地的「相關人士」搭乘私人飛機入境、監視器的畫面也顯示這些人也同時出現在領事館,此時有關哈紹吉遭囚禁、遇害的耳語四起。
由於土耳其媒體透過各種管道不斷的追蹤、未婚妻的多方奔走,加上哈紹吉所屬的華盛頓郵報警覺苗頭不對而大篇幅報導,各方矛頭都要求沙烏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飽受壓力的沙國終於承認哈紹吉已經「遇害」。但是事件發生的動機、用意為何?這場宛如「特務電影」情節的國際要聞恐怕還有得燒。
案件內容詳細報導請見:
遇害7分鐘錄音檔曝光!沙國記者哈紹吉不斷哀嚎,知名法醫邊聽音樂、邊拿骨鋸進行肢解……
終於認罪!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我們在伊斯坦堡總領事館殺害了異議記者哈紹吉
一個記者牽動三國關係
哈紹吉過去與沙國王室關係密切,也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私交不錯;事件發生後,埃爾多安一反過去「放砲破梗」的性格顯得異常冷靜低調,退到二線扮演「影武者」,讓媒體代替執行「柯南」的任務,只要沙國交代的案情跟現況不一致,土耳其媒體立刻跳出來「打臉」沙國,這類「擠牙膏」模式讓沙國陷入被動討打的局面,噁心的犯案內幕、土耳其警方抽絲剝繭所得到的駭人證據都讓世人不寒而慄。事隔多日後,埃爾多安終於公開發言,他強調「我們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哈紹吉遇害地點就在領事館內,這點沙烏地無法狡辯」。同時間,媒體披露涉案相關人士與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息息相關,其中好幾位還被查出是王儲身邊的親信。
爆炸性的進展也讓美國再也坐不住了,川普總統一開始「相信沙烏地會給交代」,並且強調美國與沙國關係密切,尤其沙爾曼與川普女婿庫許納十分交好,沙烏地近期更向美國大肆軍購,是川普票倉的「大金主」。如今急轉直下的案情逼使得川普急忙派出國務卿彭佩奧出訪沙國、土耳其「討論案情」;來到利雅德之後的彭佩奧先與沙國國王沙爾曼會談,接著與媒體口中的「事主」沙爾曼王儲碰面。根據會後的消息指出,沙國表示哈紹吉的確於進入領事館後在審訊過程中被殺害,至於為什麼要審訊,過程中出了甚麼問題,沙國僅表示「事件會水落石出,兇手一個都躲不掉」;下一站來到安卡拉,彭佩奧與埃爾多安會談40分鐘,土耳其政府、美國國務院事後都不願對這場會晤多做評論,土國內政部長索魯(Süleyman Soylu)還表示「交由司法部門處理」。
從目前的跡象來看,彭佩奧的危機處理成效不彰。川普總統出席共和黨輔選的行程中被媒體問到哈紹吉案,川普表情相當不悅,他最後表示:「現在下結論還是太早,我要約沙爾曼王儲見面問個清楚」。顯然川普對於沙爾曼的說詞從「選擇相信」變成「不買單」,局勢和沙烏地騎虎難下,對於美國也同樣難堪。
土耳其想圖甚麼?
倫敦金融時報分析指出,土耳其在此事件充分將「兩手策略」發揮極致。如同前段所述,埃爾多安與土國政府對於案情保守謹慎,將發言權經過適當「安排」給媒體發送,同時向沙國、美國施加壓力。打死不認帳的沙國終於「承認」哈紹吉已死;一向高舉「人權、自由」的美國也跟著栽了大跟斗,不得不與沙國在某種程度上劃清界線。
分析家也認為埃爾多安的出招顯然經過精算。首先,土耳其不公開點名沙爾曼王儲在此事件的角色,將「扣帽子」的事情交給媒體,除了避免兩國在外交上的直接衝突損及土耳其經濟;一方面是土國政府與現任的沙爾曼國王關係較好,保留一點顏面「日後好相見」。再者,土耳其與沙烏地阿拉伯在中東地區爭取霸主地位是不爭的事實,兩國同為遜尼派但是路線卻南轅北轍。土耳其主張應該與什葉派的伊朗改善關係;但是沙爾曼王儲卻曾說「土耳其、伊朗、伊斯蘭激進派」是邪惡三角,沙國因為伊朗暗助葉門「青年運動」組織而出兵葉門,對於同樣主張與伊朗和解的卡達實施圍堵制裁,這些都是造成土耳其與沙國近來關係不睦的原因。沙爾曼王儲目前已是沙國「實質掌權者」,所作所為和過去外界對於沙國「保守、封閉」的形象大相逕庭。他開放女性可以考駕照並且上路開車,准許女性出入更多公共場所,壓縮「宗教警察」的執法權限,開明的作風讓他博取不少好名聲;不過,他對於王室成員的「心狠手辣」也讓人見識其硬派、執拗的陰暗面。
撇開命案的情節,土耳其在這次外交事件中可說是「大贏家」,用左手拖住美國衣領、右手同時掐住沙烏地的咽喉,某種程度巧妙削弱了沙國王儲的地位,此事件確實造成繼承人的順位出現變數,同時也提高土國在美國的「價值」,進而給土耳其更多實質優惠。
「政客應如埃爾多安」,這句話所言不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