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差異會反映在人們居住的空間上,宗教信仰會進一步形塑人群生活的方式。
街坊以及村落的形式會隨著區域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展現面貌。在奧斯曼時期,每個街區是以清真寺為中心,而由清真寺向外擴大,發展出採買市集、澡堂文化。而伊斯蘭的宗教概念,也醞釀出公共廚房、醫院、學校等以慈善精神為主要目標的社區意象(之前有介紹喔!請看當東方遇見東方專欄解說)。
在奧斯曼時期,一個土耳其人的生活空間大致上就是清真寺、小雜貨店跟一間街坊茶館。男人們多群聚於茶館下棋、喝茶、聊八卦;女人們多待在家中,或是穿梭往來於彼此的家庭、互相照顧孩子。那麼,當時的土耳其人們所居住的環境,又是怎麼樣的呢?
房屋內部結構
對土耳其人而言,家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連帶的,家庭空間也是生活中絕對不可以被忽略的一環。在最基本的家庭住屋中,如果經濟情況不是太貧窮,至少會有兩個房間(或是至少分隔成兩個空間):一個是對外的,負責接待客人的廳堂;另一個則是只有家庭成員以及與家庭成員極為親密的訪客可以進入的。 如果是經濟情況比較沒有那麼寬裕的家庭,房屋則是單一房間、單一空間。並且在這唯一的生活空間中,睡覺、吃飯、接待朋友、放鬆等。這樣的房屋規格很適合安納托利亞區域的氣候,因為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冬天氣溫經常低至零下10度、甚至20度,這樣簡單的空間在冬天很容易用烤爐取暖、夏天方便散熱。
沒有傢俱的家庭
對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而言,實在很難想像家裡沒有傢俱。家裡面沒有桌子、椅子,也沒有床板床鋪,這樣的景象光用描述的都覺得很陌生。然而,在奧斯曼時期,大部分的住宅房屋,是沒有傢俱的!
沒有傢俱?怎麼會這樣?
其實這跟當地建材有關,在安那托利亞高原一帶,木頭是很稀少的素材,所以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桌椅、書櫃、衣櫃⋯⋯等,在當時幾乎很少會看見它們的蹤影。在過去,房子裡面的傢俱陳設,其實跟房屋本身的建設合為一體,在造牆的時候多堆疊幾塊泥土磚,形成可以靠坐的空間。或者是在牆面上挖出小方形,作為儲物的功用。
緊密的家庭關係
除了房屋結構不一樣,傢俱陳列不相同,其實在家庭關係的認知上,也跟西方相差甚遠。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絕大多數的時候,家中成員都是聚集於廳堂,在那裏談天、吃飯等完成絕大部分的社交活動。因此,廳堂的空間對於土耳其人來說非常重要。這種由房屋結構衍伸到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在在都反映出跟西歐、北美的房子空間的差別。群體活動以及團體生活是常態,而非著重於私人的空間、也不會太強調個人的隱私習慣。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這種以家庭為主的緊密生活觀念,才慢慢地鬆動、有所轉變。
從外在的建築,像是清真寺、澡堂、市集、醫院等,可以大致描繪出奧斯曼時期人們生活的「社區」。而每一個家戶空間,更是每一個家庭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最貼近的生活單位。從最私密的家庭空間到街區景象,由小而大的拼湊出當時人們所活動的區域,奧斯曼土耳其人有著不一樣的街區樣貌,屬於他們的生活方式。
更多請看當東方遇見東方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