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門事件 伊斯坦堡運河 烏東戰雲 四月份上半新聞整理

專欄 新聞探討 時事 淺談新聞

取材:聯合電子報、中時電子報、中央社、土耳其國家廣播公司、法廣RFI

 

「沙發門」成了土、歐高峰會的主角

歐盟與土耳其在4月6日進行本年度首輪的高層面對面會晤,主要參與的人員有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以及歐盟高峰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本次峰會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總統府進行對談。然而會談的內容、共識等焦點全部被「沙發」給取代,令人始料未及。外界發現會議廳現場並未準備座椅給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因此歐洲議會議員要求歐盟兩大領袖,對於這起戲稱為「沙發門」的外交醜聞做出解釋,也突顯土耳其對女性和歐盟態度、歐盟內部的性別歧視和機構各會員政治角力等連串指控。

以下就是當時的座位安排:沙發兩邊是范德萊恩與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中間椅子上的則是米歇爾跟埃爾多安。

嵌入自faz.net

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Mevlüt Çavuşoğlu)表示:「這是按照歐盟建議的座位安排。要不是我們受到各方指責,土耳其也不想把事實呈現,在會議期間,土耳其滿足歐盟提出的要求和建議,且會晤期間也合乎禮節」。但是歐盟不承認安卡拉的指控。負責禮賓的小組甚至表示,因為土耳其官方拒絕他們在事前進入會議用的房間,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裡面長什麼樣子。歐盟高峰會的主席米歇爾眼見個人的社群媒體被灌爆,不得不親上火線將「失禮」的情況「甩鍋」歸咎於土耳其對禮儀規定的嚴格詮釋;對於「歐盟執委會主席所遭受到的差別或甚至是貶低性的待遇」也感到非常惋惜。而且據米歇爾所述,事發當時未向土耳其表達不滿是「不想將眼前的局勢弄得更糟」。歐盟執委會在事後對整起事件做出回應,但內容比較偏向外交層面,它們提到,范德萊恩本人希望她所代表的機構可以被適當地對待,並同時要求她的團隊,絕對不能讓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依據歐盟外交組織的編成, 歐盟高峰會的位階「高過」歐盟執委會,但是實際對外的窗口是「歐盟執委會」,造成涉外事務有時候會造成「雙頭馬車」的情況。范德萊恩的位階在土耳其眼中就是「外交部長」,因此跟陪同出席的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一樣「分坐在兩邊各自的沙發上」,並無不敬之意。只能說這起「沙發門」事件已經讓整場高峰會完全失焦。

 

烏東戰雲密布,土耳其也緊張

土耳其外交部近日罕見對外公開訊息,表示美國針對美艦至黑海發表聲明,表示「華盛頓與五角大廈已經通知土耳其,兩艘美軍神盾艦將於4月14、15日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前往黑海,預計停留到5月4日」。並且表示該行動符合蒙特魯公約(Montreux Convention,或譯:蒙特勒公約)規範。1936年的蒙特魯公約賦予土耳其對軍艦和商船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İstanbul Boğazı;Bosphorus)和達達尼爾海峽(Çanakkale Boğazı;Dardanelles)進出黑海有控制權,非黑海沿岸國的船艦若要通過,須依照規定提前通知土耳其。近日俄羅斯大舉增兵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s)」地區外緣,當地自從克里米亞衝突後就一直存在著分離主義的問題(頓巴斯的人口組成多為俄羅斯人),之前烏、俄基於頓巴斯下轄兩個州「頓涅茲克、盧甘斯克」組成半自治的聯邦共和國,之後要辦公投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導致武裝衝突,雙方還因此兩度簽訂「明斯克」停火協議

如今烽火再起,自然讓周邊國家緊張,俄羅斯軍事分析師費根豪爾(Pavel Felgenhauer)此前曾發出警告,即便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危機不演變成世界大戰,也恐怕會升級成一場歐洲戰爭,西方國家目前還不知道如何處理紛爭,俄羅斯軍方可能在5月初透過紅場閱兵時對烏克蘭發動襲擊。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4月10日在伊斯坦堡舉行峰會會談。埃爾多安表示,土耳其尊重烏克蘭領土的完整,強調「黑海是和平、安寧與合作水域」的立場。重申土耳其不承認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Crimea)。埃爾多安也同時表示,頓巴斯區情勢升高非常令人憂心,必須依據國際法尋求解決之道。這場峰會也是土、烏兩國國防工業互相交流的平台。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烏克蘭對於採購土耳其軍用無人機展現極高的興趣,埃爾多安也在會議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通電話商討烏克蘭危機,由於埃爾多安與普丁私人關係密切,兩國在能源和貿易方面都簽署協議,即使在敘利亞、利比亞、外高加索「納卡地區」(Nagorno-Karabakh)衝突中互相支持敵對陣營,不過兩國也透過協商避免正面衝突。土耳其相挺烏克蘭某種程度上是「唇亡齒寒」的概念,因為克里米亞半島被俄國「收回」之後,土耳其在黑海的防務壓力大增,俄羅斯更藉由烏東問題刺激土耳其東部庫德族的情緒。因此安卡拉當局這回必須步步為營謹慎以對。

 

伊斯坦堡運河背後的算計

關於運河的新聞前情提要

上一段我們提到了蒙特勒公約(Montrö Boğazlar Sözleşmesi)規範,這是一紙土耳其恢復海峽主權的象徵,協議中對於土耳其在戰時與非戰時、中立國與非中立國的角色中有關於商船、軍艦、民用船隻等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的相關規範。

Panoramic view of Constantinople-1876-6a23331r.jpg

此公約是土耳其從奧斯曼帝國變成土耳其共和國後,於1936年簽下的,以下是TRT World關於此事件的短篇專題: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俄國奪回了克里米亞塞凡堡海軍基地的實質掌控權。然而當西方與俄國在黑海兩股勢力拉鋸之餘,土耳其並沒有完全選邊站。尤其是土國近年購入俄國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土耳其與美國關係更因而雪上加霜;土、希在東地中海的對峙更讓北約、歐盟頭大。另一方面,雖然俄羅斯大力贊助土耳其相關的能源建設(天然氣、核電站),也透過鐵路運輸採購大量農、工業產品,但是土耳其也不是完全貼近俄國,畢竟彼此紛爭實在太多、且記憶深刻,舉凡敍利亞內戰、納卡戰爭中雙方的立場皆不同。對於烏克蘭、俄羅斯以及周邊國家來説,自由進出通往黑海的海峽都是「生命線」,隨著商用船舶的體積與載運量越來越大,船隻相撞、撞擊沿岸房屋也時有所聞,也難保不會在這條「動脈」出現類似長賜輪「梗塞」蘇伊士運河的慘狀。

Istanbul canal map

所以,土耳其針對進出黑海新建運河一事,也會隨之取得跟美國和俄國談判的新籌碼。就土耳其內政而言,因為104名退將公開批評運河開發,引起蒙特魯公約的辯論,官方已逮補其中10名,並表示這些人企圖危害國家安全以及憲政秩序,這與埃爾多安在2016年軍方發動失敗政變後清洗的調子可說一脈相承。如果能就新運河興建一事,一方面鎮壓軍方反對聲浪,又能夠獲取戰略跟經濟利益,則對土耳其政府來説,絕對是筆合算的生意。

其他媒體延伸閱讀:博斯普魯斯海峽分流計畫:傾國豪賭的「伊斯坦堡大運河」

 

You Might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