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 : 中時電子報、聯合電子報、新華網國際、BBC中文網、法新社
土耳其已在2018年6月24日進行修憲後的首次總統、國會大選,現任的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與「民族主義行動黨」合組「人民聯盟」,推出現任總統埃爾多安代表參選修憲後的首次總統;在野勢力則是共和人民黨派出的資深議員殷斯/殷傑(İnce)聲勢最大。就讓我們簡單回顧這場選舉的「選前」、「投票結果」、「後續效應」吧!
選前:執政者沒把握會贏、在野勢力力求翻盤
前兩週回顧:
雖然執政黨掌握執政優勢、國族主義認同、輿論風向,被預料能「輕騎過關」,不料時間越逼近投票前夕,看似政績的題材卻成了包袱。例如出兵敘利亞、貨幣政策、與北約、歐盟、美國因為區域問題、軍購議題而持續僵持交惡,加上埃爾多安的人格特質不斷被外界形塑為「21世紀的鄂圖曼蘇丹」,政治作風也師法於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強人統治,原本的一手好牌優勢卻逐漸喪失,這逼得埃爾多安不得不放手讓土耳其的央行大幅拉高利率紓解通膨壓力,還同時釋出若國會無法與友黨一起取得過半席次,他願意與國會協商籌組執政團隊,避免國會重選。
相較於執政者受困泥淖,代表在野勢力的殷斯聲勢卻日趨看漲。殷斯與埃爾多安都是「很會說話」的政客,善用詞藻、辯才無礙,對於政策走向也都能言之有物,但是殷斯比埃爾多安更會抓住目標選民「求變」的心理,掌握話語「首發」權。例如土耳其在2016年7月流產政變後就一直處於緊急狀態至今已達7次,殷斯告訴選民:「我若勝選,第一道公文就是解除緊急狀態,把權力還給大家」,並且抨擊埃爾多安:「土耳其會陷入緊張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埃爾多安)」。埃爾多安面對批評則只能以「恐怖、陰謀」反嗆對手,讓執政黨陷於被動回應的狀態。
投票結果:執政黨有驚無險,在野黨分崩離析
6月24日投票結束,土耳其在86.24%的高投票率下,以52.59%的得票率選出埃爾多安為土耳其修憲後新任總統,任期5年得連任一次。換句話說,埃爾多安5年後若連任成功直到2028年,在任期間將超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軍。這場硬仗執政黨雖然一次就取得總統、國會雙雙過半的勝利,但是贏得不輕鬆,區域問題專家也認為這次選舉是土耳其在「十字路口」上的一次重要選擇。
在野勢力雖然聲勢不差,但除了殷斯獨領風騷之外,也不見其他候選人提出整合力量單挑埃爾多安的聲音。這或許是土耳其與其他多數國家「多黨政治」、實施兩階段投票的共通現象-無法凝聚力量。民調顯示只要能把在野黨集結整合起來,支持度絕對不會輸給埃爾多安,反而是在野黨都認為自己能掌握「關鍵少數」,只要把埃爾多安逼進第二輪投票,屆時再來整合就好。「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結果,在野黨的「空氣票」效應成了推力,反而讓執政黨有機會力搏「首輪過半」,各個擊破。
後續效應:土耳其用選票認證「鄂圖曼蘇丹」的誕生?
從國會席次的分佈上來論,這次「正義與發展黨」的席次從316跌到296,明顯滑落不少,若沒有「民族主義行動黨」取得49席的挹注,無法在這次600席的國會取得過半優勢。屆時埃爾多安只有兩條路-國會重選、釋出部分權力分配,讓在野黨入閣擔任部長。這也讓人不得不佩服埃爾多安的「政治精算」,先解決國會席次的難題。同樣的場景,親庫德族勢力的「人民民主黨」得票率也頗斬獲不少,再度跨過10%的門檻可以分到67席,土耳其東部各省的總統選票也都是開給了尚在獄中的薩拉赫丁·德米塔爾什,顯示土耳其的內部矛盾仍然無解。
回到總統選戰,敗選當下的殷斯上台演說先不忘酸了一下埃爾多安:「我輸了,我們承認敗給那個男人(埃爾多安),共和人民黨雖然在選舉過程當中蒙受各種不公正的打壓、挫敗,但基於各項數據與官方版本沒有重大差異,我們坦然接受選舉結果」。接着殷斯提醒:「不要忘記,埃爾多安是土耳其8000萬人的領袖,你代表土耳其」。
埃爾多安的勝選感言不外乎流露八股,諸如「土耳其不會停止前進,我們會剷除那些陰謀家、恐怖組織;不看好土耳其的人,我們導正他們的看法」,還承諾會持續「解放敘利亞的土地,讓身在土耳其的難民們安全回家」。同一時間,俄羅斯、匈牙利、伊朗等國也拍發賀電;歐盟、美國等西方國家則是「冷處理」。
有觀察家分析這次的土耳其大選,是場「政治先凌駕經濟,經濟將反撲政治」的戲碼。目前高舉著民族主義、民粹輿論的執政者佔了上風,因為目前手上還握有國家機器、政治、經濟、軍事資源的籌碼;可是土耳其面臨通膨、失業率、國際關係的惡化情況也是事實,經濟選民在這回選舉裏頭發生「分裂投票」的情況,根據出口民調,半數左右的年輕選民投給殷斯,但是中產階級、保守派卻多選擇投給埃爾多安,因為將近18年前的「里拉風暴」殷鑑不遠,而當年帶領土耳其走出困局的政黨就是「正義與發展黨」,當年的領導人正是今天的總統埃爾多安。換作其他人執政,有辦法讓土耳其脫困嗎?這恐怕是未來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