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eren
有許多人會把世界文化遺產當作是旅遊的目標景點,畢竟是經過UNESCO認證的價值,土耳其已入列的清單中,有幾項都是關係到人類文明發展的考古遺跡,如無意外還會出現更多!本篇介紹的是2012年列進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加泰土丘(Çatalhöyük/Neolithic Site of Çatalhöyük)」。
在漫長的歷史中,新石器時代因為非常遙遠,我們所知的還很有限,目前對於新石器時代的認定大概是從距今1萬年前開始,當時的人類已經發展出文明,定居下來農耕跟畜牧,不再純粹依靠大自然,基礎條件改善後開始發展文化層面。石器時代結束後史前史就告一段落,從紅銅時代(利用金屬)開始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間。
加泰土丘遺址背景
從字面上解釋加泰土丘(Çatalhöyük),「çatal」 是「叉子」的意思, 「höyük」 指「墳堆、高地」 ,不知道關聯性在哪,目前認定歷史超過9000年,有人類居住的時間長達2000年,被認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定居地之一,位置在中部安納托利亞地區現在的孔亞省(Konya)東南側近郊,從市區開車要45分鐘。
這個遺址有幾個明顯的特色,與其他史前考古地點區分開,第一:這裏是一處純「住宅區」還沒有發現公共建設。第二:這個定居點有「都市化」的跡象。第三:這裏沒有明顯的社會階級。
加泰土丘遺址實際參觀
1960年代首度開挖進行考古研究,至今仍在繼續。目前共挖掘出兩個土丘,西側的土丘規模較小,時間比較接近。東側的比較大,時間更久遠。2022年的遺址的狀態,以觀光的角度來說並不是非常完善,不管是參觀動線、設備、內容介紹與設施都有待加強,不過可看見另一端有正在興建的工程,應該不久後會成為更完善專業的博物館樣貌。
模型屋區
進入區域圍欄之後,左側可以看見一區「模型屋」,是還原當時人類所居住的土磚房屋,可以感覺出來是近幾年造出來的,又白又亮,中間有幾個門可以進去參觀不同的生活區域。
這個模型屋對於講解幫助很大,在參觀真正的遺址之前能夠有更具體的認識。包含建造方式、生活區域、物品與工具的使用等。考古學家在此開鑿出有着壁畫與其他裝飾的土磚房屋,從壁畫上的內容可窺探當時的人類關心的東西跟生活狀態,裏面也有不少動物的畫。
關於建築構造,大致是呈現長方形,屋與屋之間沒有「街道」的概念,而房屋真正的入口其實是從上方天花板搭一個木梯進入。進室內後中間是壁爐的位置,然後其他墊高起來的平台作臥床等其他用途。請參考下方從官網嵌入的圖示:
中間的空間較大,主要是家庭活動區域。
人們將當時狩獵的場景描繪在自己的屋內。
人們的生活其實很豐富,吃的東西種類也不少,魚肉牛肉或是大麥小麥等等,房屋底下多為埋葬逝者的墓地,死後會將遺體塞在簡單的墓穴內,模型屋內也將這些重現,牆上有更近一步的說明牌解釋。
這裏考古出許多物品與工具,像是用黑曜石、骨頭加工製作的工具,炊具、陶瓷器皿之類的,可認證文明發展的東西。
模型屋旁邊有一尊很難忽視的石像,但又覺得很隨意地放在這裏,當然這不是當時留下的,真的放在安卡拉的安納托利亞考古博物館,這是尊「母親神像」。母親神像有很多地方可以解讀,是當時一種崇拜的信仰,有生育、大自然跟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流傳下來的信仰有極為相近的概念。
前面基本概念建立好了之後就可以到真正的遺址土丘,太陽真的是曝曬爆,防曬不可少!
遺址區
山丘上有個明顯的棚子,往那裡走就對了。
上坡看旁邊可以看見幾棟屋子,這些裏面有放介紹,但實在太兩光,以這個配置應該無法跟對新石器時代毫無想法的觀光客說明。
進入棚子的小小入口,馬上就可以感覺到濃濃的「考古感」,此處首度開挖考古於1961-1965期間,其實保存得還不錯,很能明白這工作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研究出端倪。
房屋比想像得深,意外地形狀構造很清楚,挖出來的小東西都被移到博物館,現在這裏留下的是定居點的原始構造。
參觀動線只有一條路,範圍還挺大的,可以看見不同角度的房屋圍牆,中間有幾處有放說明牌,上面的字真的需要消化,聽講解可能快一點。
外行人真的是無法拍出好的重點,所以推薦大家看這裏記錄考古狀態的相簿:https://flickr.com/photos/catalhoyuk/
有很多可以清楚對照到模型屋上呈現的內容與構造。
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每日09:00至17:00
門票價格:免收門票
交通部分如果沒有自己的車是很不方便,附近有個火車站,但是結論就是要從孔亞或是最近的地方改用車過去。
考古工作還在進行中,根據土耳其政府近年在觀光景點下的功夫推測,應該過不了多久這裏就會跟其他國家級的博物館相同,做出現代化的參觀設施,還有更加精確的介紹與解說方式,就請大家多多期待解密人類過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