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更新
位於伊斯坦堡熱鬧的歐洲岸另一頭,有兩個熱鬧的區域,南邊是文青重點區域「卡德科伊(Kadıköy) 」,北邊就是本篇要介紹的「於斯屈達爾(Üsküdar)」。位在少有著名觀光景點的地方,真是很晚才認識她,不過隱約想起一首歌,是描寫她最具代表性的土耳其老歌《前往於斯屈達爾之際(Üsküdara giderken)》,歌曲中把雨中的於斯屈達爾添加了股淡淡的浪漫情懷。
於斯屈達爾小簡介
於斯屈達爾(Üsküdar)在伊斯坦堡的亞洲岸,是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一個區。 一直以來,直到今日,都算是歐亞兩岸的一個重要的交通點。現在往來兩邊除了是渡輪的大站之外也是跨海鐵路Marmaray的亞洲岸首站。
於斯屈達爾(Üsküdar)早在拜占庭開發歐洲岸之前,這裏就是希臘人口中的「黃金城市(Chrysopolis)」,12世紀時更名為「Skoutarion」,最終在1338年落入奧斯曼人之手,變成征服伊斯坦堡前的重要進展。奧斯曼帝國時期要前往朝聖或是往東邊去的商隊與旅人都以此為起點,在奧斯曼人統治下這裏有很多清真寺與庫里耶(Külliye),同時也作墓地使用,至今留有許多包含伊斯蘭、猶太與基督教墓地。
現在的於斯屈達爾因為交通便利,跨海鐵路、捷運巴士、開車、搭渡輪等皆可抵達,住宿條件相對歐洲岸便宜,有很多人都選擇住在這裏往來兩岸通勤,人口眾多,另外跟其他幾個生活區比起來這裏的形象比較帶有宗教感,更保守一點。
不可錯過的海峽明珠:女兒塔(Kız Kulesi)
這裏的第一名景點絕對是「女兒塔」,英文是「Maiden’s Tower」位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是黑海與馬爾馬拉海交會的一小座中島,是這個市區僅存的拜占庭遺跡。女兒塔2021年開始重新整修,2023年5月份正式宣告完成對外開放,目前的女兒塔跟之前不同,依照18世紀蘇丹馬哈茂德二世時期還原。
現在長這樣:
以前長這樣:
西元前5世紀時,這座小小的島上蓋起了樓塔,開始他各種不同的任務:當過海關、船隻控制站、燈塔、檢疫醫院等等,在1995年後就轉變成觀光用途。之所以會出名,是因為傳說的故事,現在可以搭船登上小島,裏面有家小咖啡店跟觀景區,晚上外牆有燈光秀的小地標。詳細介紹請見專文。
女兒塔海景第一排:女兒塔茶座
登上女兒塔固然是不錯,但想要看見或是照下女兒塔美麗的照片最好的地點就是在沿岸的茶座!在這裏只要點上一杯茶或是來塊烤好的芝麻圈圈(simit)就可以看百萬美景。
來這裏的方式就從於斯屈達爾港口或是跨海鐵路出口,沿着海岸往南朝着女兒塔所在地方向,大概要走個15分鐘左右有段距離,到了附近之後就可以看見在岸邊堆起的軟墊與簡單的桌椅,找到空位坐下後會有服務人員過來點餐,接着就是坐着看風景享受時光,最受歡迎是日落時分,可以清楚看見夕陽與海峽之美。
題外話是有許多電影都在伊斯坦堡取景,女兒塔的片段可以看《007:縱橫天下(The World Is Not Enough)》把蘇菲瑪索斃了的地方就在這兒。
帝國首席建築師作品
米赫里馬赫蘇丹清真寺(Mihrimah Sultan Camii)
就在港口旁邊非常容易抵達,歐洲岸也有一座同名的清真寺,不要搞錯了!此清真寺建於1548至1548年間,是蘇萊曼大帝的女兒米赫麗瑪蘇丹(Mihrimah Sultan)所建,這位公主嫁給帝國的大維齊爾(宰相)魯斯坦帕夏(Rüstem Paşa),是奧斯曼帝國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宰相夫妻,在其母親過世後就主導後宮直到下下任蘇丹的太后接手。
這間清真寺是帝國首席建築師錫南(Mimar Sinan)早期的作品,非常經典的奧斯曼帝國風格,米赫里馬赫這個名字是「日與月」之意,若從高處看,在伊斯蘭曆的每月14日,月亮將會在兩根喚拜塔之間升起,而往西邊看則可以欣賞日落,用以呼應這個日與月的名字。最初是在海邊的清真寺,因為要填海做道路才使得清真寺不再靠海。從對岸駛來蘇丹的船可以靠岸接在清真寺的樓梯,清真寺裡的牆上還有一個日晷,大家可以知道現在幾點。
艾哈邁德三世噴泉(III. Ahmet Çeşmesi)
奧斯曼時期在都市裡蓋了很多噴泉(其實是井的作用),人們會從這裏拿着容器取水回家,當時不是家家戶戶的有水,所以在不同區域都會有個解決人民需求的噴泉。大的噴泉通常會有四面,每一面的水龍頭一整天都可以接到水。這種噴泉一般都是奧斯曼蘇丹下令建造的,這座位在米赫里馬赫蘇丹清真寺(Mihrimah Sultan Camii)前面的噴泉是1728年艾哈邁德三世(III. Ahmet )命人所建,目的是讓經過此處的商隊能夠取水。
謝姆西帕夏清真寺(Şemsi Paşa Camii)
又稱「鳥不停清真寺(Kuşkonmaz Camii)」,這個大一棟建築上面居然沒有鳥?這座清真寺是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謝姆西帕夏(Şemsi Ahmet Paşa)命當時的大建築師錫南建造,宰相是個非常挑惕的人,他向錫南說:「你替我建一座鳥不會停在上面把它弄髒的清真寺!」錫南聽了只好想辦法照辦,就找到了這海邊的位子,因為此處海風很強,會阻礙鳥兒們的停留,也因此這座清真寺十分乾淨,不會受到鳥兒們的黃金洗禮。1580年建造規模很小的清真寺,寺跟宗教學校建築中間的噴水池有個小水溝,是所有錫南作品中唯一的不同設計。
伊斯坦堡景點大平台:恰姆勒加丘(Çamlıca Tepesi)
恰姆勒加丘公園
這裏最出名的就是看整個海峽與歐洲岸的景色,距離市區有一小段距離,也有不少人來這裏拍夜景,此處在晚上可清楚地看見第一座跨海大橋的燈光。
山丘上的公園挺大,這裏是遛小孩跟約會的地點,很多本地人會到此一遊,有些喝茶跟咖啡的地方可以歇息,因為地點高這裏還有很多電視訊號發射塔,有點突兀但默默也變成特色之一,請留意這裏很容易不小心被(不知道你是哪裡人的本地人)邀請合照。
恰姆勒加清真寺(Çamlıca Camii)
近年來最引發注目的建設之一,從2013年3月開始蓋到2019年3月啟用,是目前歐洲最大外加土耳其史上建造的最大清真寺。
整座龐大的建築內除了清真寺功能外還有停車場、圖書館、會議中心,全部約可以容納六萬人。這座清真寺有六支喚拜塔,土耳其累積至今已有五間清真寺有了,別再說藍色清真寺是唯一喔!英文影片介紹很清楚:
交通方式
最近的捷運站是 Kısıklı,其他周邊有巴士站可以利用導航選擇路線。
貝勒貝伊宮(Beylerbeyi Sarayı)
位於7月15日烈士大橋也就是第一座跨海大橋的旁邊。最初是馬哈茂德二世建造的但是在嚴重的火災之後由阿卜杜勒 阿齊茲一世(Sultan Abdülaziz)在1863至1865年砍掉重建成現在的規模。外觀西方樣貌,內裝則是奧斯曼帝國的風格,用途是夏宮還有接待重要國家貴賓使用,曾經接待過法國最後一位皇后歐珍妮・德・蒙提荷、末代德意志國王威廉二世。
僅有部分地方開放參觀,有語音導覽,但請留意之前似乎有在整修,沒有對外開放,去之前確認一下比較保險。
可愛的老屋街:庫茲袞居克街區(Kuzguncuk)
以前是猶太人在伊斯坦堡亞洲岸的居住處,後來還有希臘人、亞美尼亞人,所以這裏也會出現可愛的彩色老屋與教堂。
現在人們會在主要的街上吃早餐、喝咖啡,沒有特別參觀但是度過悠閒時光用途。
城市咖啡館:nevmekan
這是由於斯屈達爾市政府一手打造的圖書館咖啡廳,目前有兩家分店,交通比較方便的是在港口邊的Sahil分店,旁邊還有一間小小的蘇丹夫人博物館(Hanım Sultanlar Müzesi)。
結合市民福利與潮流的熱門咖啡店,裏面有許多書籍還有給學生自習的地方、藝文展覽空間,「Nevmekan」是新地點的意思,結合新舊文化的理想打造,更多介紹請見專文:Nevmekan圖書館咖啡店 旋風拜訪伊斯坦堡亞洲區市長
以上就是簡單彙整於斯屈達爾(Üsküdar)部分可以參觀或安排的地方,關於伊斯坦堡的亞洲岸,可由下面的影片再多認識一些:
去到伊斯坦堡,如果有時間走一趟亞洲岸,也是不錯的選擇喔!也推薦給已經去過土耳其的人,挖掘更多有趣的地方與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