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 : 中央社、中时电子报、联合电子报、新华网国际
土耳其将在2018年6月24日进行修宪后的首次总统、国会大选,现任总统埃尔多安挟著执政优势、国族主义认同、舆论风向,原本被外界看好能“轻骑过关”,不过近期土耳其国内外情势骤变,原本一手好牌的优势正逐渐丧失,原因为何?一起来看!
在野党不乐见执政党“整碗捧去”
碍于目前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AKP)”在现在的国会席次属于“弱势过半”,因此埃尔多安的算盘之一就是“结盟”,在宣布提前改选前夕找上政治光谱同属右派的“民族行动党(MHP)”共同合作,希望两党共同拿下至少370席次以掌握国会的多数。不过国会第二大党“共和人民党(CHP)”不想让执政党“整碗捧走”,也推出资深的国会议员殷斯/殷杰(Muharrem İnce)代表参选。他以言词辛辣敢言、语调慷慨激昂著称,相比埃尔多安的风格,两人算的是“有得拼”。殷斯受访时强调:“如果阿拉应允,我希望在6月24日成为人民期盼的总统。对8000万的土耳其人民来说,我将成为全民总统(Hepimizin Cumhurbaşkanı),我是个没有偏见的总统”。他也同时批评埃尔多安“话太多”,有些事情要先动手做,而不是每天演讲讨好某些人。
虽然殷斯的参选气势不如埃尔多安,共和人民党近年参与的选举结果也不如人意,身为国会最大的在野党,但席次远不如正义与发展党。不过,有人挺身而出是件好事,相对右派(AKP)与极右派(MHP)的行事风格,共和人民党(CHP)属于左派,成员组成多是退休公职、知识份子、白领、学生、企业家。有鉴于土耳其近期的经济、国际情势剧烈变化,执政者的“底气”不若过去强势,殷斯的民调数字也正在爬升中,或许总统仍赢不了埃尔多安,但应该有机会抢下更多的国会席次,保有制衡政府的力量。
经济成长热到“发烧”,一切咙是“假”?
土耳其在2017年缴出7.4%的高经济成长率,亮丽数字的背后却是被经济学家狠狠打脸,因为土国的通膨一直居高不下,2018年4月更突破10%的危险值。简单说,土耳其里拉的大幅贬值刺激出口产业,观光、工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的成绩表现不俗;可是土耳其进口大量能源、电子、重工等相关产品、设备,里拉贬值势必反映在终端的价格上。换言之,“高经济成长、高物价”的现象若无法有效控制,土耳其的经济结构无法承担。因此经济学家将土耳其里拉列在“危险名单”,提醒投资者要注意相关警讯。
只要碰上选举,就无法避免执政者、在野阵营互相飙车乱开支票。眼看在野党的声势看涨,感受到威胁的埃尔多安也当起“散财童子”,宣布将增加2000里拉到人民的退休年金户头(比方说,退休民众一年可领10000里拉的年金,新的支付将调升为12000里拉),政府一年要多支出50亿美金;除此之外,执政当局针对农工产业、公共建设、观光服务业、国防等部门调高预算支出,借此“火上加油”,埃尔多安更狂言:“升息是‘万恶之母’,其他国家忌妒土耳其经济太好,我保证6月24日之后一定能打赢汇率(通膨)战争。”
这番谈话让财经学者、投资机构听了都不寒而栗。据报导,热钱让土耳其民众的消费习惯改变,“预支”成了土国年轻世代、中产阶级的运动,一旦“周转失灵”意味着“卡债族”比重也随之升高。这些人不一定会把成为“卡奴”的问题归咎于自己,很有可能投射到对于政治、经济现况的不满,都会反映在选举上。
土、以关系再次“濒临崩溃”?
5月14日,美国将驻以色列的大使馆从台拉维夫(特拉维夫 Tel Aviv),搬到耶路撒冷,并派出总统千金伊凡卡与夫婿库许纳出席新馆落成典礼。美国的举动引发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结果再次激起以、巴双方冲突,并且已造成上百名巴人死伤,事后,各国(美国以外)纷纷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血洗”举措,土耳其在事发当天就召回驻美国、以色列的大使以示抗议,并且在15日驱逐以色列驻土耳其的大使,以色列也不甘示弱祭出同样的行动。
回顾土耳其、以色列上一次的冲突可回溯到2010年5月31号“蓝色马尔马拉号”事件,当时以军开火打死了10位在船上的人员(包含船员、记者、前国家队的教练、政客、以及一位美国、土耳其双重国籍的志工)。2013年,以色列的总理纳坦雅胡在美国总统欧巴马的斡旋下首次与担任总理的埃尔多安电话会晤,双方开始展开3年的马拉松式谈判,最终以色列同意支付2000万美元赔偿达成和解,土耳其与以色列的关系才从2016年开始逐步恢复。
土耳其这回再度杠上以色列,很多人会认为这对于埃尔多安是加分题,不过却也引发部分人士的不认同,一位“马尔马拉号”死难者的遗孀出面控诉执政当局是“玩假的”,她表示:“埃尔多安不过是利用世人同情对迦萨的巴勒斯坦同胞作为政治工具,塑造他的强人形象。”因为土耳其并没有真的因为以色列屠戮百姓而切断对以国的往来,由亲库德族的人民民主党(HDP)提案,要求删减、取消与以色列的经贸、能源开发、军工产业合作的协议也被国会否决,只有喷政治口水而没有更具体的行动表达愤怒,又怎能对受难者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