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土耳其想中立 在野勢力挑戰埃爾多安

專欄 新聞探討 時事 淺談新聞

取材:中央社、聯合電子報、中時電子報、BBC中文、AA、Cumhuriyet

 

烏、俄大戰,土耳其不想選邊站

2月22日,俄羅斯以「維和」的理由,揮軍進入本屬於烏克蘭東部的兩個省份頓內次克、盧干斯克。兩地現階段屬於「有限承認的國家」,其控制區分別只有原本省份的30%、81%。數小時候,俄軍即進佔兩省份全境並且兵分多路攻擊烏克蘭的北、東、東南部重要城市,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進入首都基輔與守軍激戰。引發國際輿論譁然、撻伐,祭出制裁手段。

風頭浪尖上,「辣個男人」埃爾多安自然也不會缺席,存在感必須要有!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土耳其支持「明斯克協議」有關於烏克蘭領土的定義),事後也有民眾發現土耳其空軍運輸機出現在波蘭,疑似卸下軍火、轉移僑民的情況。另一方面埃爾多安也與普丁熱線,表示俄羅斯的行動「不可接受」,但是土耳其基於與兩國的友好關係,願意充當「和事佬」邀請雙方高層來安卡拉、或是伊斯坦堡談判停火、和解。

2月25日,土耳其總統接受媒體訪問,指責北約與西方事前「不積極」調停烏、俄的衝突,事後態度「軟弱」立場不堅定,沒有給烏克蘭予具體的支持。頗有「各打50大板(西方、俄國)」給烏克蘭看的意味。

土耳其政府長期以來與烏克蘭、俄羅斯都保持密切關係,但是攸關烏、俄之間的紛爭、歧見,安卡拉則保持「中立」態度不會刻意選邊站,一邊是北約一邊是俄國,不得不參一腳。我們可以看到土耳其官方立場相對「親烏」多一點點,例如克里米亞的衝突(土耳其歷史上不願提的痛)、烏東頓巴斯戰爭(導致今天烏俄之間大打出手的起源),土耳其皆有出面「斥責」俄羅斯,但都只是「點到為止」不會有過激舉動。安卡拉與基輔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軍售無人機、軍、民用工業技術互惠轉讓等合作。另一方面,土耳其不惜被美國制裁採購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鋪設海底天然氣管道(某種程度是背後捅烏克蘭一刀)、興建核電廠等。這都說明土耳其面對衝突有其難言之隱。

最新訊息指出,烏克蘭希望土耳其關閉博斯普魯斯海峽,不讓俄羅斯軍艦進出。根據1936年簽訂的《蒙特勒關於海峽制度公約(Montreux Convention Regarding the Regime of the Straits)》,土耳其保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控制權,公約保證平、戰時期民用船隻均有自由通行權,平時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可自由通過海峽,非沿岸國家軍艦通過海峽則要受到一定限制,即同一時期通過的軍艦總噸位不得超過1.5萬噸,在黑海停留的船隻總噸位不得超過3萬噸,停留時間不得超過21天。遇到戰爭,若土耳其為中立國,各交戰國軍艦不得通過海峽;如土耳其為參戰國,則由土耳其決定是否允許別國軍艦通過。公約內容的確暗示土耳其即使沒參戰也可阻撓軍艦通過;也有權暫停黑海的噸位限制讓盟國的軍艦進入黑海。因此烏克蘭的請求是「可行的」;但土耳其截至目前仍未做出決定,理由之一是目前土耳其並未參戰,北約也沒有對俄羅斯宣戰,若土耳其關閉海峽不讓俄羅斯艦隊而讓北約艦隊進出。土耳其可能會遭俄羅斯報復。再者,俄軍已完成黑海北部包含亞速海在內的封鎖,內部的運河體系也能滿足後勤需求,因此土耳其想要封鎖海峽的舉措不是好的選擇。

關於海峽可以看看土耳其想蓋新運河的文章

民間部分,土耳其以陸路管道保護公民撤離,國內反戰的聲音居多,不過考量到人民最關切的經濟問題,俄羅斯遊客一向是土耳其重要的觀光收入來源,尤其是這兩年更排名第一,來自烏克蘭的遊客也不少,這一打土耳其人更擔心衝擊到他們的生計,以現實狀況來說,即使反戰也不想跟俄國壞了關係。

 

埃爾多安聲望持續不振,在野勢力整合聲聲慢

受到新冠疫情、通膨、失業、集權領導(權力集中於總統一人)的影響,土耳其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AKP)支持度只剩下31-38%左右,但是在野勢力的整合進度卻是遲滯不前。這代表即使埃爾多安施政不利,但是仍沒有有力的力量足以在2023年總統、國會大選加以扳倒。2月中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若馬上進行選舉的話各黨的支持度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cumhuriyet.com.tr 2022/2/16報導中由Toplumsal Etki Araştırmaları Merkezi(TEAM)所做的調查結果

其中執政黨一派有正義發展黨(AKP)以及民族主義行動黨 (MHP),相對的前幾名有共和人民黨(CHP)、人民民主黨(HDP)、好黨(İYİ Parti)。如果單就伊斯坦堡的選民進行深入訪談的話,執政黨聯盟的支持度在4年間大幅下滑9個百分點,相比全國下滑7個多百分點更高。尤其在失業人士、庫德族人口、宗教信仰較薄弱的人群、大學畢業生與學生、中低收入戶、凱末爾主義者以及年輕世代損失更多。正發黨支持者選擇不投票的也超過以往,即使不與在野黨比較,執政黨自己流失的選民也不少。

2月12日主要在野黨的6位主席共進晚餐,最重要的就是討論在野勢力整合,即使埃爾多安聲勢下滑,也不代表有任一在野黨能憑一己之力獲勝,因此合作勢在必行。參與的政黨包含最大在野黨共和人民黨、好黨、幸福黨(SP)、民主黨(DP)、埃爾多安的前隊友巴巴江和達夫特歐魯新成立的跟未來黨(GP)跟民主躍進黨(DEVA)。相對於執政黨一派的「人民聯盟(Cumhur İttifakı)」,在野黨的「民族聯盟(Millet İttifakı)」勢力漸漸變大,未參加晚餐聚會的人民民主黨(HDP)也可以算在內。在野對於目前只聽埃爾多安話的「總統制」不以為然,國會成為總統的「橡皮圖章」,因此提出「強化議會制(Güçlendirilmiş parlamenter sistem)」的方案。

Ekrem İmamoğlu 20190522 2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雖然土耳其的在野各方已開始整合,但是檯面上的人選卻相對稀缺,可算上對抗埃爾多安的「即戰力」是現任伊斯坦堡市長伊瑪莫魯(Ekrem İmamoğlu),另一位則是安卡拉市長亞瓦許(Mansur Yavaş),兩位都是共和人民黨,風格卻大不同。伊瑪莫魯較活躍,經常可以看見與執政黨對嗆,而亞瓦許多著重在少說話多做事的表現,雖風格不同,而到目前為止的執政表現,多數選民認為較正發黨更好。當然談到出馬角逐大位,除了兩位現任市長,共和人民黨的黨主席克勒曲達歐魯(Kemal Kılıçdaroğlu)以及好黨的黨主席阿克雪納(Meral Akşener)都有一定的聲量。不過伊瑪莫魯在1月伊斯坦堡暴雪封城之際,沒好好坐鎮還被發現與英國駐土耳其的大使共進晚餐,引發輿論指責,聲望短時間大幅下挫。克勒曲達歐魯這些年實際挑戰埃爾多安屢戰屢敗(他已經在2018總統選舉敗陣過一回),光是憑著該黨建國的光環如今是沒有太大用處,甚至受訪時還強調伊瑪莫魯跟亞瓦許會「做好做滿」市長的任期。眼下只有安靜的亞瓦許有更穩定的表現,看來土耳其的在野黨仍需要好好加油才是。

 

You Might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