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面孔想玩新把戲 檢視土耳其外交政策的「靈活性」

專欄 新聞探討 時事 淺談新聞

取材 : 中時電子報、聯合電子報、新華社國際、中評網

 

土耳其在6月26日選出埃爾多安出任「新憲法」實施後的首任元首,外界始終關心這些「老面孔」如何玩出新的把戲?尤其在2016年失敗政變後,土耳其與歐盟、美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一直都很緊張。7月9日,土耳其新的領導團隊開始運作,我們就先來看看這兩週有了甚麼樣的變化吧!

前情提要:老面孔對新格局,土耳其內外挑戰不減

 

土耳其 vs 歐盟:軟「和解」、硬「撩撥」通通來

2016-17年堪稱是21世紀以來政治氛圍最「亂鬥」的時刻,歐洲的右派、民粹主義來到高點,連帶使得當時要選舉的各國執政黨感受極大壓力。德國、荷蘭、法國都要選出新任領導人,剛從失敗政變脫身的埃爾多安也要尋求海外土耳其人支持,兩者之間因為政治立場、宗教、文化差異等因素相互激盪,最後鬧得不可開交,埃爾多安因為德國、荷蘭拒絕土耳其官員藉參訪的名義大搞選舉宣傳入境,大罵德國總理梅克爾、荷蘭總理呂特有如「納粹、法西斯」堪稱口水戰的經典,最後土、荷「動口也動手」互召大使回國,也象徵土國對歐盟間的外交陷入冰點。

前情提要:土耳其、荷蘭齟齬,各取所需的暴走式外交
President Trump & the First Lady's Trip to Europe
7月10日,埃爾多安參加在比利時舉行的北約領袖高峰會,當時外界焦點除了擺在美國總統川普施壓北約各國必須增加軍費支出的議題上,也發現川普與埃爾多安兩位元首的互動熱絡。但其實土耳其與荷蘭的外長在峰會上已經碰頭討論「外交和解」,在7月19日土耳其宣布解除「國家緊急狀態」後,土、荷兩國在7月20日宣布將重新派駐大使,恢復外交關係。

分析家指出土耳其大選確認其政府合法性,歐盟「不高興也只能接受」,土耳其解除延宕7次的「緊急狀態」後,歐盟也沒理由繼續跟土耳其逞口舌之快;況且土耳其在歐洲各國擁有廣大社群,鋒頭已過本來就該修補關係。最後,美國總統川普藉由貿易戰、北約的軍費分攤為由與歐洲諸國為敵,土耳其與歐盟有相關的貿易優惠條件也跟着「中槍」,雖然土耳其對美國進口的產品同樣展開報復行動,但是團結力量大,歐盟歡迎土耳其改善彼此關係的同時企圖心也很明顯。

 

土裔德國國腳退出代表隊,土耳其聲援

Mesut Özil, Germany national football team (05)
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上屆世界冠軍德國隊首輪就打包回家,部分輿論導向了具有移民背景的國腳厄齊爾(Mesut Özil),認為他是頭號戰犯,尤其是他與埃爾多安的合影,並寫上:「致我的總統」,更引爆輿論譁然。對此,身為2014年世足冠軍隊成員之一的厄齊爾宣布退出德國國家代表隊,並且發出聲明強調自己是「德國人也是土耳其人,我不會忘本」;同時說:「不能因為我們贏球就說我是德國人,輸球就說我是移民」。

站在母國立場,土耳其自然頃力相挺,厄齊爾家鄉宣傳海報的背景馬上就換成與埃爾多安合照,父老們指出厄齊爾為德國隊效力90多場比賽,踢進23球的貢獻全因為小組賽被淘汰而遷怒於他實在有失公允。德國政壇、足協也紛紛發表聲明對於厄齊爾的發言感到遺憾,梅克爾透過發言人回應:「作為一個出色的運動員,厄齊爾不該遭受這樣的對待,如今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我們必須尊重」。
Germany and Argentina face off in the final of the World Cup 2014 -2014-07-13 (22)
旅外運動員在賽場上奪獎,不管是個人、團體、代表國、母國都是榮耀,不應該因為「有功勞我也有一份,有過錯都是你來擔」。這次事件同時也反映德國社會對於移民問題的矛盾已日趨對立,尤其德國人口有超過300萬來自土耳其,能夠爬到社會高層的土裔人士卻寥寥可數。厄齊爾是個指標人物,這次的事件已引發德國乃至歐洲內部各國不小漣漪,力挺厄齊爾的聲音遠超過不滿者。土耳其政府似有若無的撩撥會不會引發更大的效應?就留待時間來證明。

延伸閱讀:在德國看見土耳其

 

F-35、人身自由、拒絕施壓伊朗,土、美關係回不去了?

關鍵字:F-35

土耳其將從2018年開始接收F-35A戰機

新世代F-35戰機是台灣空軍很「哈」的武器,土耳其更在研發階段就參與建造,如今因為土國與俄羅斯簽約採購S-400防空飛彈而遭到美國國會議員上書要求制裁,認為不該交付、甚至應該取消訂單(還不用付違約金)。土耳其不只一次措詞強硬要求美國「履約」,也堅稱「國防自主」不容他國說嘴。根據今年北約峰會的報告,美國已出售「愛國者3型」防空飛彈給羅馬尼亞、在保加利亞進駐一支快速反應旅、預計在土耳其佈建陸基「神盾」系統,前提是這些國家相對應要增加在北約的軍費支出。軍事專家認為,防空雷達與火力是土耳其的一大罩門,土國至今仍需要北約輪流抽調愛國者飛彈營補強漏洞,擺放「神盾」的政策早在歐巴馬時代就已提過卻始終未曾有進一步行動,這回老調重彈意味美國想利用「包裹出售」為誘餌,提供土耳其整套的防禦系統藉此取消對俄羅斯採購S-400,只看土耳其當局買不買單,還有已付錢的F-35、S-400要如何善了。

關鍵字:布朗森


土、美另一個爭議則是位美國籍牧師布朗森(Andrew Brunson)有無可能釋放的機會。2016年10月,布朗森在伊茲密爾的一間基督教堂被土國警方拘捕,被控「恐怖主義」、與葛蘭組織密謀推翻時任的埃爾多安政權。此事就成為土、美之間的角力點,每當土國要求遣返滯留在美國的葛蘭,美國要求土耳其先釋放布朗森再說。前幾日,川普特別點名土耳其必須釋放布朗森,否則將採取「嚴厲制裁」;土耳其顯然只把話「聽一半」,同意「健康因素」讓布朗森接受居家治療,形同「軟禁」。土國外長恰武許索歐盧(Mevlüt Çavuşoğlu)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另譯 龐培歐)通電話討論此事,兩國都認為雙方關係不應該互相放狠話,應該就事論事解決問題,只是目前尚未有解。

相關報導:土耳其法院裁定 美國牧師布朗森續押

關鍵字:伊朗

Iran+Turkey-in-EU
土耳其與美國另一個交鋒處是「伊朗」,川普在宣布取消伊朗核協議之後,其他參與協議的各方都竭力挽救,但迫於形勢也採取減少對伊朗的採購、投資。身為伊朗的鄰居之一,土耳其的態度頗讓人玩味,既反對美國取消對伊朗的核協議,也反對應美國要求盟邦減少或取消與伊朗的往來,甚至還和伊朗簽訂多項經貿、貨幣清算、能源開採、採購等協議。這個結果很顯然出乎白宮意料,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曾表示:「土耳其在伊朗問題上應該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不過土耳其政府反唇相譏,指出「美國的作法不切實際,土耳其不接受威脅」。白宮在過去也曾放話要「檢視那些跟伊朗合作的企業在美國有哪些資產,並且接受制裁」,不少土耳其的企業也榜上有名,如何「兩害相權取其輕」?考驗各方的智慧了。

 

看似平靜實則波動不斷,土耳其的國際關係學下集待續

 

You Might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