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更新补充
当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取下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之后,便用伊斯兰的概念,重新命名了这座城市:Islam-bol。然而,伊斯兰不仅仅只在城市的名字上留下痕迹,就连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发展以及建设规划,也都能够看见伊斯兰的踪影。比方说,在伊斯坦堡随处可见的“复合式”建筑们,其实就是宗教信仰展现的一种方式。
“库里耶”建筑概念:以清真寺为中心扩张
在伊斯坦堡闲晃的时候,仔细观察的话,时常可以在一座清真寺附近,看见它周遭连带着一些组织,它们可能是伊斯兰学校、医院、公共厨房、商旅客栈、图书馆甚至是市集。这些建筑物几乎是以清真寺为中心、再向周围延伸成一个区块,之后再混杂着住宅区形成一个社区。每一个小型社区,便是以清真寺为中心,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相连,专有名词叫做“库里耶(Külliye)”。
从空中看伊斯坦堡著名的苏莱曼清真寺,便可清楚看见周围许多圆顶的相连建筑结构。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跟土耳其朋友坐渡轮,从亚洲岸前往欧洲岸,他指著远方一座清真寺,说那是他家那一区的清真寺,所以他家就在那个地方。城市的居民靠着清真寺来辨认方向,从而找到自己的住家。而这些区块状、围绕清真寺的建筑形式,便是从鄂图曼帝国初期、苏丹建设伊斯坦堡这座城市的时候所留下来的。
那么,只有苏丹可以建造这种宗教复合式建筑吗?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除此之外,哪些群体可以使用这些设施呢?
穆斯林的慈善捐赠(vakıf)
其实这些都跟伊斯兰教的信仰有关,就像前面所讲的,苏丹在建设奥斯曼帝国的时候,伊斯兰教的精神也融合在里面。在伊斯兰教教义里面有“五大支柱”,分别是信仰真主阿拉(shahadah)、礼拜(salat)、救济(zakat)、斋戒(sawm)以及圣地朝圣(Hajj)。而第三项“救济”指的是,穆斯林要认知到,他们的财富都是真主阿拉所赋予的,因此,必须要捐出一部分的收入以帮助穷人或是有需求的人。相较于“救济(zakat)”是伊斯兰的基本教义,是穆斯林必须要有的奉献,另外一个也很类似捐献,但是是自愿性的捐赠,指得是“sadaka”,它不计大小、数量、形式,可以是无形的祝福,也可以是有形的建筑。而在伊斯兰社会中,为了慈善所捐赠的建筑,它们便被称作土耳其文“vakıf” (或是阿拉伯文waqf)。
因此,清真寺、伊斯兰学校、图书馆、商旅客栈等,甚至像桥梁、道路以及供水系统等公共建设,都有可能是“vakıf”,也就是经由伊斯兰的慈善概念、捐赠体系之下,为了提升社会福利所建的公共建筑。所以,不一定只有苏丹才能捐赠,只要是有钱、有能力的穆斯林,都可以奉献,以帮助穷人、病人、学生、旅客,所有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
伊斯兰与城市
这种围绕着清真寺为中心的复合式建设,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城市轮廓,其实是伊斯兰信仰在生活空间中的展现。苏丹在攻下君士坦丁堡之后,大量兴建清真寺以及公共建设,不仅带入了伊斯兰的精神,同时也改变了城市空间的面貌。“库里耶”可以说是奥斯曼帝国展现国力与成就的一种方式,而今我们能够看见的许多市集、土耳其浴场,仔细看看也许就可以发现他所属的库里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