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美国名作家、演说家、旅行记者,代表作为《汤姆历险记》及《顽童流浪记》。
A.F. Bradley, New York,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启航
1867 年的6⽉1号,⾺克吐温参加了邮轮观光团,乘坐⼀艘名为「桂格城市号」(Quaker City)的船从纽约驶往欧洲。根据他的描述,轮船⼗分舒适,除了丰盛的⻝物之外还备有图书馆以及各式演奏乐器,并配备随船医师。他们沿途游历了⻄班⽛、法国、义⼤利、希腊、⼟⽿其、黎巴嫩、以⾊列、叙利亚和埃及等国。这样的⼀趟旅⾏当时的票价是⼀千两百五⼗美⾦,换算成今天约是⼆万五千元美⾦,还不包括沿途各站下船游览的费⽤。显然这个价格当年只有富人才负担得起;⽽且可不是有钱就可以参团,还得先通过一个委员会的审核。当⾺克吐温得知⾃⼰被选上之后⾼兴不已,很快地就付清了所有的旅费(报社有赞助)。那⼀年他32岁,未婚,写了⼀些⽂章并开始为加州的沙加缅度联合报写游记。当他得知团员中有个⼥明星的时候很开⼼,后来他听说那位⼥星取消了⾏程还抱怨说这样我们这团就没有名⼈了!
金角湾 (Haliç)
⼟⽿其之⾏,⾺克吐温的船停泊在「君⼠坦丁堡」(
我第⼀次看到⾦⻆湾的时候是25岁,比马克吐温年轻,那个时候无知的我并不知道⾺克吐温如是说,我也觉得此地的风景美如画。这么多年过去了,看了无数次的⾦⻆湾,无论是映照着蓝天⽩云还是濛濛细⾬,它都⼀样的美。
街上男人的穿着
⾺克吐温离船上岸后⾒到的街头景象很快的破坏了金角湾给他美好的印象。在前往⼤巴扎集市(Kapalıçarşı)的路上,他⾮常惊讶的发现这些奔波在街头巷尾的男⼈虽然⾐衫褴褛却没有两个男⼈的穿着是⼀样的!更让他啧啧称奇的是布料的颜⾊与款式。他说奥斯曼帝国的裁缝⼀定有震颤性谵妄和魔⻤般的想像⼒才能缝制出这样⼦的⾐服。他⽤了「怪异」、「荒谬」、「令⼈发指」、「狂野的化装舞会」等形容词描绘他震惊的程度。
余生也晚(庆幸),⼀百五⼗多年前奥斯曼帝国的君⼠坦丁堡,⼥⼈绝对是很少在外抛头露⾯的,男⼈的穿着还没有全⾯被西欧收编同化(可惜这本书的插画是⿊⽩的,无从看出其中颜⾊的奥妙)。今天伊斯坦堡男性的穿着与你我在世界各⼤城市看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反倒是⼥性的着装常让我惊叹;在伊斯坦堡同⼀条街上可以同时看到两类极端穿着的女性,一类全身从头到脚包的密密实实的,一类却与穿着T恤短裤与凉鞋,甚⾄有时还会看到应该是分属于不同圈圈的这两类女人手挽手,肩并肩,谈笑风生。
土耳其咖啡
说到咖啡,当时32岁的⾺克吐温毫不掩饰他对⼟⽿其咖啡的失望,他说:「世世代代的诗⼈都如此狂热地歌颂⼟⽿其咖啡,它是我对东⽅奢华幻想的最后希望。(没想到)这是另⼀个骗局。 在我喝过的所有⾮基督教饮料中,⼟⽿其咖啡是最糟的!」 当年的我无从失望起,因为无知。土耳其咖啡通常是在炉子上煮出来的,得事先决定是要无糖、小糖还是中糖(还没听过有人要大糖的),对我这个外国人有点困难,怎么知道你的小糖是不是我的中糖呢?对了,无糖真的太苦了。⼟⽿其咖啡杯⼦很⼩,喝没几⼝就触渣底了。土耳其女人会即兴地倒扣杯⼦,然后根据渣痕算命。在土耳其邻居家,我观察妇女们看着渣痕编故事,安慰女性朋友,指引亲朋好友的⼈⽣道路,深深觉得所谓的⼈⽣导师(Life Coach)协会都应该请她们去授课。 当年的马克吐温肯定没看过这一幕,不然他会改变对土耳其咖啡的评语的。
圣索菲亚⼤教堂
⾺克吐温对鼎鼎⼤名的圣索菲亚⼤教堂也不买帐,他的评语是:「我想我不谙欣赏它的美,饶了我吧。我认为这就是⼀个⽣锈的⼤谷仓。」我认为马克吐温之所以会下这个评语是因为他之前看到的教堂都太「新」了!完成于公元第六世纪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式的建筑,与一般美国的圣公会或者天主教教堂在圆顶、拱门、瓷砖贴片等建筑细节都完全不一样。此外伊斯坦堡属地震带,千年来发生过多次大地震,但这座教堂迄今屹立不摇,实是令人惊叹!
土耳其浴
⾺克吐温还去试了⼟⽿其浴,还算喜欢,说洗完之后宛若重生般的干净。但他不忘毒⾆的说他读过的那些旅⾏指南对⼟⽿其浴的称赞都太夸张了。 我对⼟⽿其浴是⼜爱⼜恨。非常喜欢它美丽的建筑,可是我的心脏承受不了那超⾼的温度。
以弗所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很直观的认为⾺克吐温是不会再踏上⼟⽿其国境⼀步了。 Never Say Never!就在回航的时候船再⼀次经过⼟⽿其,停泊的港⼝是爱琴海的伊兹⽶尔(Izmir,旧名Smyrna)他还是下船了,为了看以弗所 (Ephesus)。这次他总算觉得物超所值。他是这么形容的:
「这是⼀座美妙的城市,以弗所。在这⽚广阔的平原上,无论你⾛到哪里,你都会发现雕刻的最精美的⼤理⽯碎⽚散落在尘⼟和杂草中;美丽的斑岩柱和所有珍贵的⼤理⽯从地⾯突出或俯卧在地⾯上。每⼀步,你都会发现雕刻精美的柱头和巨⼤的底座,以及刻有希腊铭⽂的抛光⽯板。这是⼀个充满珍贵遗蹟的世界,⼀个满是破损和残缺宝⽯的(神奇)荒野。」
傻⼦出国
马克吐温这一路上所做的笔记以及⾟辣、幽默(看谁是读者而定)的评语于1869年出版,书名为《傻⼦出国记》(The Innocents Abroad);他认为天真的美国人在欧洲游历时都是一群傻瓜。的确,伊斯坦堡那些美丽的清真寺随便一块瓷砖都比美国建国的历史长。他表示他只是诚实的说出了他的看法,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写法与其他的旅行指南有所不同而道歉。《傻⼦出国记》出版后⼗分畅销,奠定了⾺克吐温的名声,他也成为名⼈了。
参考书籍:The Innocents Abroad 《傻⼦出国记》Twain, M., 2007. Penguin.
附注:原文曾在美国华府新闻日报刊出,本文有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