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当地时间:
安卡拉天气
[wunderground location="Ankara, Turkey" numdays="1" iconset="Elemental" layout="simple" measurement="c" showdata="pop,text,conditions,highlow" language="TW"]
当地
时间

学习外语的迷思:英语授课英文就会变好?


*2021年11月更新版面

今天来讨论一下引起政大校园譁然的新闻:要求教师英语授课「强化竞争力」? 政大教授:便宜行事、巴结外国学生政大校长说,以后新进老师每年要开设两门英语授课课程?!姑且不论校长的目的是什么,假使是要用英语授课让政大学生的英文程度与专业学习同时提升的话,应该是作用不大的,让我们先从该如何「学习外语」开始,再谈「用外语学习」这件事!

名词解释:输入-接收外语/输出-使用外语

 

学习外语的方式:语言输入

记得以前国中的时候老师总是跟我们说:「多听英语广播,听不懂也没关系,就放著做别的事情也没关系,听久了英语就会进步了。」这是真的吗?在学术的殿堂中,无论来自哪门哪派,「语言输入的重要都是无庸置疑的」。

「语言输入是什么呢?光是多看美国影集、多听英语流行音乐、听ICRT就叫做增加语言输入吗?」

对于学习外语来说,专门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比尔・范・派顿(Bill VanPatten)(2002, 2007)认为要听者,有「主动参与(actively attend)」才有用。但语言学家史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却不这么认为。克拉申认为只要把输入简化,让语言的输入,维持学习者程度+1,即有学习之效。但没有明确定义「+1」为何。

简化的输入可以分为:

  1. 跟外国人沟通
  2. 语言学校老师
  3. 中介语(interlanguage)

 

与外国人沟通

跟外国人讲话的方式,常常被拿来跟儿童用语保姆用语相比。保姆用语通常比较清楚,句型、用词较简单。通常指的是此时此刻跟小孩子一起做、或分享的事情。「目的是为了沟通,而不是语言教学」,大家很自然都会用这种方式跟小孩讲话,可是往往不知道怎么跟外国人讲话,最常见的情况,大概就是讲话提高音量。

在土耳其就会发现,很多人不知道要怎么放慢讲话的速度。但潜意识还是知道,跟外国人讲话要清楚、慢,用短、简单的句子。就像我今天在等公车的时候,旁边的土耳其阿伯就问我:「网 路, 有 吗?」「公车, 在 哪?」往往会将主题放在最前面,提问也以yes/no为主。一般跟小孩讲话时,文法使用大多都是正确的;但跟外国人讲话的时候则不然「目的即是为了简化沟通」。

语言学校老师

至于语言学校老师讲话呢,除了讲得比较慢,用教导过的简单词汇,常「暂停对话」,好让学生思考、吸收的时间。一般老师会使用,很夸张的发音、并不断重复加深印象。

中介语

中介语是上课时,学生彼此交谈使用的语言。一般会有很多「确认彼此达成沟通的用语」,像是「懂吗?」、「是这样吗?」、「可以再讲一次吗?」。大致而言,在课堂教学活动上,有沟通合作机会的话,学生间可以有更多机会使用语言,并且专注在对方想要表达的意义上。

 

全面提升外语能力的方法:互动

这些输入都算是简化的用法。研究也证实这些沟通方式,对于语言的学习都有帮助,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学习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我们跟外国人讲话的时候,往往不会纠正对方的错误,彼此交谈时更不可能。也就是说就「学习外语正确的文法使用上来说,对学生是没有显著帮助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哪里产生错误了」。

史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认为只要有这种简化的、能够理解的输入,再加上读很多很多的书,语言就能够进步了。他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只要听力和阅读力提升,口说和写作也会进步。

的确,多读书,阅读能力就会进步,但是对语言的全面学习有帮助吗?研究指出多看书,看得速度跟单字量都会变多,不过写作和口说并没有进步。其他研究也指出,「只有接受输入训练的学生,在输出(口说或写作)的时候,产生的错误较多」。

心理语言学家迈克尔・隆恩(Michael Long)(1996)的互动教学假说认为,在对谈时为了理解对方所做的互动,可以让输入变得较容易理解,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不仅能接受到语言输入,同时也有输出,让注意力提升。研究指出,在互动下的学习成果优于纯输入的教学

 

用外语学习同时提升语言与知识?

看起来,研究都认为输入很重要,有互动的话,更能提升学习效果,那么,如果学校都使用英语教学,是不是大家的英文程度都会自然提升呢?

其实几十年前就有相关的研究了,1985年的时候,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1960年中期的加拿大流行一种教学方式,他们想让加拿大人学好法语,将母语英语的加拿大学生,课程全面改成法语授课。早在1980年代,大家就开始研究这种教学到底有没有用。

大家发现,在理解能力上,这些学生似乎跟母语法语的学生差不多;但是在写作、口说的程度、特别是文法能力就差得远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结果他们发现,原来是在上课时,使用的句型有限,动词基本上只会现在式与命令式。学生也不太发言,有发言往往都只是一、两个字而已。再加上,这种教学方式教的东西不是法语本身,而是教授的科目,所以就算有文法错误,也不会被纠正。于是Swain指出学习时,输出的重要性,「当我们输出语言时,我们才会理解到我们会的与不会的是什么」。

这仅是针对这种教学方式,接受输入学习外语的成果,若要从他们所被教授的专业科目来看,成果恐怕更难说。

 

「学习外语」与「用外语学习」

我在土耳其,也曾唸过全英语授课的学校,发现如果是老师有留美经验,大致能够理解;但不是留美的老师,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在说什么! 只好自己回家默默看书,再偷问同学有没有考古题,另外,大部份土耳其大学入学前还要先测验英文程度,不够好的话要上一年的英语预备班(老师都是美国人)。问问我的香港朋友也说,他从幼稚园就开始学英文了,中学就是念英语学校,中学时是中、英夹杂上课,大学全是英文授课,但下课时,大家还是讲广东话啊!所以口说还是不怎么样。他跟我说:「有些中文中学的学生,英文还比英文中学的学生好。」、「我觉得台湾人的英文很好啊,跟香港人差不多,英语教学好像也没什么用。」

如果是要提升英文程度的话,英语授课好像不能算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反而是,原本的学习专业,会受语言影响打折,学生有可能会无法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以提升语言来说。不如聘请外籍老师开互动教学英文课,或来个预备班,可能会有更突出的效果。

 

结语:用外语授课,不等于同时达到外语跟专业知识教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外语光是输入是不够的,首先要能够「专注」在讲的是什么,再来要能够「理解」在讲什么,然后还要有「输出」,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如果有讲错或写错还要有老师「纠正」,不然永远都会犯一样的错误。还有,用外语做其他专业知识的授课,并不等于同时能达到外语与专业知识教学的目的

 

[vivafb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