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更新版面
前几天政大校长周行一先生发表了一席话,他认为以他学习外语的经验而言(英语),阿语、俄语、土耳其语并不会比英文难。这一句话惹毛了政大外语学院的学生。然而阿语、俄语、土耳其语真的不会比英语难吗?
所谓的「语言距离」
谈到学习外语的难易度时,大家耳熟能详的应该是所谓的「语言距离(linguistic distance)」,有时候会听说西班牙人学葡萄牙文或义大利文很容易,德国人学英文很容易,也有人说土耳其语和韩语、日语是同个语系,所以土耳其人学韩语、日语比学中文容易。姑且不论到底是不是同个语系,即使是同个语系,学起来真的就会比较容易吗?而且我们要如何去判断语言之间的距离呢?
一、文法
语言是一种很复杂的系统,想必各位读者或多或少,在学校时学英文的过程中,都有遇到文法上的问题。然而学习一个外语的时候,往往碰到的问题不只有文法而已。从语言本身来看,我们学习一个外语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书写文字的问题,例如说中文的文字、罗马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泰文字母等。由于大家可能从很小时就开始接触罗马字母,像是路牌、广告等,真的没有关注过的话,到了国小国中也会开始接触罗马字母,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罗马字母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人接触过阿拉伯文或者西里尔字母呢?再者,我们该如何去测量文字之间的「距离」呢?
二、语音
语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以前的台湾没有很多外籍教室,所以普遍大家讲英文的时候都会有浓厚的口音,近年来,愈来愈多外籍教师,网路愈来愈方便,我们较容易可以接触到英语母语人士的口音。再者,现在要出国也比较容易,有很多人都有游学或留学的经验。然而,在台湾有多少人听过阿拉伯语、俄语或土耳其语呢?再者,我们该如何去测量学习外语时,语音的「距离」呢?
三、语序
有人说中文跟英文的「语序」类似,都是SVO(主语、动词、宾语)结构,所以中文母语人士学英文比较容易,而日语、韩语因为是SOV结构,所以学英文时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也有人说土耳其语也是SOV结构,所以土耳其人学日语和韩语会比学中文容易。那说SVO结构的中文母语人士,在学日文、韩语时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吗?再者日本人和韩国人在英语程度上来说,其实不差,甚至是世界排前几名的(可以参考PISA),他们的问题其实在于「语音」方面,并且在考试教育下,大多数人虽然看得懂,但不会讲也听不懂。阿语和俄语算是SVO,而土耳其语是SOV,英语是SVO,但我们真的可以说学阿语、俄语、英语比较容易,土耳其语比较难吗?这个「距离」该如何计算?
四、共同词源
共同词源也是一个关键。德国人学英文比较容易、西班牙人学葡萄牙文和义大利文比较容易,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有很大比例的词汇具有相同词源。(像是德文的milch和英文的milk)我们学日语和韩语可能比较容易,因为有很多字具有相同的词源,甚至如果读者们也会台语或客家话的话,会发现语音也十分相似。所以我们在学习日语和韩语时,有很多词汇只要知道汉字就知道它的意思了,有很多相似的词汇也能够迅速地理解,而其他讲其他语言的人就要一个一个重新学。这也算是一个「距离」。
关键期假说
语言学中常常会提到一个假说「关键期(critical period)」,这个假说认为人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有个关键期,过了这个关键期学习语言就会比较吃力,甚至有很多文法或语音不管怎么学都无法达到母语人士的水平,而在关键期之前学语言的话,就能学得又快又好。姑且不论这个假说的争议性,现在台湾的英语学习都是在小学时就开始了,那是不是代表我们学英文会比较容易、学得比较好呢?而「等到大学才开始」接触的阿语、俄语、土耳其语,真的不会比英文难吗?但最没争议的一点应该就是说,一个语言学得愈久,就会学得比较好。
学习上的其他变数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外语时会遇到很多变数,如果真的要测量语言的「距离」,可能只能比较大家学习外语时的「成果」。例如也许可以找一个老师,再找讲不同语言的学生来教,教一定的时间之后再看大家学得如何,来个考试,看看大家的成绩。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具有可信度吗?即使都是台湾人,学一样的时间,有些人就是学得比较好。为什么?因为他们比较有语言天份?但是「什么是语言天份」呢?Carroll(1981:105)认为,语言能力可以分为:
- 语音能力(分辨不同声音、建立声音与符号的连结、并且维持这个连结)
- 文法敏感度(辨认文字的文法功能以及句子架构)
- 记忆学习能力(快速建立语音与意义的连结并且维持此连结)
- 推论能力(举一反三推论学习到的规则)
Grigorenko, Sternberg和Ehrman(2000)强调在学习外语时不同人对于新的东西和模糊性的处理能力。Frieman(1998:339)认为短期记忆在学习外语时也很重要。所以语言能力指的其实不是一个单一的能力,而是很多不同的能力的总和。而且,假使我们学A语言觉得A语言比较「近」,学B语言也很「近」,是否代表A语言和B语言也很近呢?这也未必。
而学习语言时还有什么因数会影响学习呢?一个人的个性、动机、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想想看,在压力下,有些人学得比较快,有些人学得比较不好。在没压力的快乐环境中,有些人反而学得比较好。哈日、哈韩的人学日文、韩文时学得特别快。笔者甚至认识很多光是看日剧、韩剧就学会日语、韩语的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数就是「沟通」。想必大家都很有经验,去学外语学了好几年,结果学不到什么东西,学了也很快就忘掉了。为什么呢?因为语言是建立在沟通上面的。不沟通的语言,很快就会忘记。也许大家也听说过,有些人去游学、留学、交换学生,结果当地语言还是学不好,有些人可能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语言程度突飞猛进,就是这个原因。
而像是能不能去当地学习语言、有没有母语人士的朋友、网路上的资源、师资等,这些都是学习外语时的另一种重要变因「学习资源」。当政大校长只利用商学角度经营学校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到学校的资源是否对于外语学院不公平呢?想必政大外语学院的同学们都很羡慕商学院吧。而且只学了英语的校长,也许在学习英语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但这是否代表他在学习土耳其文、阿文、俄文时也不会遇到困难呢?也许对于出生在土耳其、俄国、阿拉伯国家的婴儿来说,学习这些语言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对于婴儿来说,学习什么语言都差不多,但对于在政大学习土耳其语、俄语、阿拉伯语的学生们,最重要的应该是建立一个对外语学习友善的环境吧。
参考资料
Carroll, J.B. 1981. Twenty-five years of research in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I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Universals in Language Learning Aptitude, K. C. Diller.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Dörnyei, Z. (200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ILA review, 19(1), 42-68.
Grigorenko, E., Sternberg, R. and Erhman, M. E. 2000. A theory based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 The Canal-F theory and test.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4(3):3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