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aiyin
发搂上一篇难民营文章,这一篇要带大家去看第二个难民营。
组合屋式难民营
这个难民营相较于上一个只有帐篷的,这里住的是组合屋,整体的居住环境较好。组合屋两边各是一户家庭,中间有一个共用的简便卫浴,感觉也不像帐篷那么炎热、不舒服,屋子里待起来也不那么令人难挨。虽然这里看起来舒适很多,但这里的三餐都要自己想办法,也较少有来自外界的资源援助。
这里明显较舒适的环境会让人纳闷为何还有人愿意住在帐篷式的难民营,原来,要在这里待的难民是必须是家里已经没有男人、失去家庭支柱了才可以申请住在这里。
传统的穆斯林妇女是没有生存能力、需要依靠男人的,不像西方国家或发展中的亚洲社会,女性独立的意识很强。他们的成长过程先是依赖父亲、结婚后依赖丈夫,因此也不具有养家活口的能力,特别是更加保守的叙利亚社会,因此在战乱后独自带着幼儿逃到土耳其的,更是无依无靠、未来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
令人难以置信的面包干
走着走着,可以看到营区的各个角落和门口都堆放著面包、曝晒在烈日下,一副快发霉的样子,看着觉得恶心,也反射性的想说怎么这么浪费食物,好奇心驱使我透过翻译问他们面包干的作用,结果一位年纪约17岁的妹妹说:“我们打算把面包晒干,等我们准备好可以回家时要带回家,磨成面粉再次做成面包。” 什么!听到的当下觉得他在跟我开玩笑,这完全超出我对食物再制的使用极限,面包已经是食物完成品,又不是面粉原料,化学状态都已经改变了怎么可以再次回收?我反问他们,面包不会发霉、腐败吗?这样子吃了不会生病吗?那位妹妹只是无奈的耸肩说:
“我们别无选择。”
对,他们的确是没有选择的一群。
他们大都等待着家园的情势稳定、家人也都有移动能力后,就尽快回家,然叙利亚那里可能一片空无、什么都没有,因此在上路前要做好准备,而面包原本就是他们每餐必备的,我猜,或许他们想着还留在土耳其境内时,就每餐少吃一点,尽可能的储存资源。
贫瘠的医疗资源
被邀请进一个屋子聊天,那是一个妈妈和18岁的女儿,女儿躺卧在木头地板铺着棉被的床上,看起来羸弱不堪,妈妈透过翻译跟我们说,女儿有心脏方面的疾病,不知道还能够撑多久,医生不定时会来到营区探视,但没有充分的医疗资源,也没有适当的照顾和营养,病情很难好转,平时有另一家学习护理的女孩会来帮忙照顾,但仅此而已,他们很想回家,但女儿的身体短期内无法做到。
说著说著,妈妈就握着我的手哭了,不知道该说什么,说什么似乎都没有帮助,只能紧紧的反握妈妈的手,想给他更多力量、希望他们能够撑过这个人生中的苦难,或许他们不知道撑下去可以得到什么,是下一个苦难?还是会出现雨过天晴的彩虹?
从天堂掉到地狱
另一户进到房子里的家庭,爸爸妈妈和两个跟我年纪相仿的女儿,原本在叙利亚有好工作,大女儿刚当上老师,小女儿还在就学、未来要成为护理师,这家是健全的家庭,但是逃难时从叙利亚带过来的钱财都快用完,当初没有想过需要待这么久、土耳其的物价也不断在涨,在土耳其境内也没有收入来源,只有姐姐可以到难民营旁边的难民暂时学校教书,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补贴,爸爸说著说著眉头就越来越皱,而妹妹的学业还未结束,家园就遭逢巨变,未来还有完成学业的机会吗?
看着他们觉得人生真的不公平,活在台湾的我们并不知道有这么一群在水深火热的人们,纵然看到新闻上的报导,也觉得那是另一个星球上的事、跟我们没关系,我们生活过得去、钱够满足生活上的小确幸已足矣,有时遇到生活上的困境:薪水没调涨、物价上涨、情侣吵架,就觉得人生好不如意,但事实上同在地球上,住着好多对于人生没有选择权的人们,他们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咬牙撑下去,或许是为了理想中的生活,又或是为了心爱的人,想要奋斗再次获得好好过日子的机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