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土耳其的理由可以有千百种,或许是因为谈了一场异国恋,或许是因为读了土语系,也有人或许是因为见识到土耳其的美,从此难以忘情⋯⋯
而我,之所以和土耳其结下不解之缘,却是因为大学的时候读了德文系。西元2000年,也就是欧元还没上场,台币对马克一比十五的那年,我以德文系交换学生的身份飞抵德国。才刚下飞机,放好行李,脑袋还摆荡在时差之间,就在人生地不熟的小城里,懵懵懂懂地被学姐带进一家土耳其快餐店。在那里,我吃下了德国的第一顿晚餐,也是生平第一份Döner Kebab。我对土耳其的好奇,就是从这里开始。
当初读德文系,是因为喜欢古典乐,向往德国的文化艺术,当然还有明信片上的梦幻城堡,至于土耳其旋转烤肉到底是怎样出现在德国地土上,我一点概念都没有,更没想过那会是我在德国的第一顿晚餐。
不过随着时间的迁移,我开始逐渐意识、感受到潜藏在德国社会表面下的缤纷色彩,以及它和主流社会之间所形成的张力。这样的色彩和张力,是我在课堂上所不曾认识的德国另一面。原来德国并不如想像中的单一。相反地,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分别为了不同的原因在德国生活和工作。有些人像我一样初来乍到,还在学习认识德国的语言和文化;也有些人在这里一待就是五十年,儿女都在德国出生长大,甚至已经三代同堂,德国早已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家。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年底时,德国境内的外国人口总数约有760万人,约占德国总人口9%;当中又以持土耳其护照者为数最多,共达150万人之谱。若是加上已入籍德国的土裔人士,则德国境内的土裔居民在2013年就达近280万人,其中66.5%更是定居德国二十年以上[1]。这个庞大而活跃的土耳其社群,是我不曾料想到在德国会遇见的独特风景。
这样的风景对我来说神秘而奇特,以致从第一次Döner下肚之后,我心里就不断盘旋著这些疑问:他们是谁?在德国做什么?为什么会来德国?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一战前的德土关系
事实上,早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和土耳其之间就已存在着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合作及往来。西元1912年时,约有一千三百五十位土籍人士居于柏林,他们大多在柏林的工业或香烟制造业工作。西元1917年,有八百位土耳其青年透过德土间的一项协定从伊斯坦堡到柏林实习[2]。然而,真正形塑德国今日土耳其社群面貌的,则是始于1960年代只身到德国打拼的土耳其外劳。
移民之始:1961年的劳工招募协定
二战后,德国经济快速起飞,国内劳动力供不应求,企业纷纷开始向政府要求引入外劳。西德政府因此自1950年代中期起,便决定由他国引进劳动人口,以支撑德国经济奇蹟的延续。相对于德国的劳动力不足,土耳其在当时经济萧条,劳动人口过剩,失业率居高不下。土耳其政府见德国和义大利、西班牙及希腊分别签订了外籍劳工招募协定,便于1960年主动向德国政府招手,希望能透过对德输出劳动力,以降低国内的高失业率,并透过返国劳工的德国经验,带动国内劳动市场的现代化。
面对安卡拉的呼声,德国政府起初担心两国文化和宗教差异会在德国引起社会冲突,因此回绝安卡拉的请求。然而当时在冷战的政治氛围下,美国和北约为了和苏联共产势力抗衡,极欲拉拢土耳其,稳定其经济情势,因此便向德国施压。德国政府最终妥协,德土两国的劳工招募协定便于1961年正式签订[3]。该年10月30日,第一批从伊斯坦堡出发的土耳其劳工搭乘火车抵达慕尼黑火车站十一号月台。土耳其人在德国的移民史,也就此展开。
第一代移民先锋:土耳其客工
第一批抵达德国的外籍劳工,在德国最初被称为「客工」(Gastarbeiter)。德国政府最初设想这批劳工只是短暂的过客,并不希望他们长期停留,成为德国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在招募协定中规定他们最多只能在德国工作两年,期满后就必须尽速返回土耳其,再换另一批新的劳工到德国来。
不过企业很快就发现这样的做法不切实际,也不愿每两年重复训练新人,德国政府最后同意企业的请求,于1964年废除劳工合约年限。原本短暂停留的土耳其过客,也因此逐渐转变为长期居留的一分子。然而,真正让土耳其劳工的身份由「客」转「民」的关键,则是在1974年开放家庭依亲之后。
(待续)
[1] Bundesamt für Migration und Flüchtlinge. Migrationsbericht 2013.
[2] Baş, Y. (2012, November 5). 50 Jahre Türkische Migration in Der BRD. Retrieved February 28, 2015, from http://www.ayasofya-zeitschrift.de/50-jahre-turkische-migration-in-der-brd/
Königseder, A., & Schulze, B. (2001). Türkische Minderheit in Deutschland. Informationen zur politischen Bildung, 271, 17-24.
[3] Dayi, S. (2011). 50 Jahre Deutsch-türkisches Anwerbeabkommen: 5 Arbeitsblätter als Kopiervor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