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当地时间:
安卡拉天气
[wunderground location="Ankara, Turkey" numdays="1" iconset="Elemental" layout="simple" measurement="c" showdata="pop,text,conditions,highlow" language="TW"]
当地
时间

【投稿】在伊斯坦堡Koç大学的交换生活


我的名字叫 Bahar(中篇)

Koç10

2012年九月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堡,由台大人类学系交换一年到Koç大学的历史学系。Koç Üniversitesi,Koç的土耳其文发音为:寇曲,亦有人翻作「科曲」或「柯克」。学校位在伊斯坦堡欧洲区、靠近黑海一带,是由土耳其商业集团(The Vehbi Koç Foundation)所成立的私立学校,采用美式教学制度,英文教学为主,但也有土文授课课程,艺术人文方面的研究相当知名。学校总区距离市中心有段距离,校园环境豪华广阔。

Koç7

Koç大学的校园夜景

 

黑海边的奢华「渡假村」

甫到Koç的时候,许多交换学生们认为,我们其实不是来到一所学校,而是一间高档渡假村!宿舍除了有基本的盥洗间、交谊厅、洗衣间跟厨房之外,每周还会有打扫阿姨清洁房间两次(阿姨除了扫地、拖地、擦窗户、倒垃圾之外,还会替你把笔电捧起来、擦书桌!)。校园里面不仅有漂亮的图书馆、多样化的餐厅、咖啡厅、文具店跟书店之外,还有森林烤肉店、美容院、干洗衣店、超市、冰刀溜冰场、足球场、健身房和室内外游泳池,甚至还有直升机停降场。

Koç4

宿舍厨房。

Koç1

校园内的户外小剧场,夏天夜晚会有乐团表演。

Koç3

室外游泳池与泳池派对的草坪。

Koç2

校园内部的冰刀溜冰场。

Koç9

直升机停降坪和足球场。

所有的交换学生被分成一组一组,每一组再搭配一位土耳其学生,担任交换期间的队辅,协助生活中的大小事。刚到的时候,就被安排参加凌晨一点的欢迎派对,让学生们互相认识。除此之外,校务人员还帮忙安排银行开户、电话卡申办、周围环境介绍、学校设备服务以及简单的土耳其语教学,协助交换学生快速适应环境。住宿方面,学校规定外国学生一定要与一位土耳其室友同房,这样才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许多人在认识土耳其的时候,习惯把土耳其人大致区分为两派:一派是传统土派,也就是遵守严格教规的穆斯林,每天礼拜、会斋戒、不喝酒也不抽菸,男女之间的规定比较严谨,女性多半穿着宽松的衣物,甚至包头巾。另外一派则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行为举止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因为宗教而产生的差异。会穿小可爱、短裙或是紧身牛仔裤,会喝酒,有的甚至会吃猪肉。当然用这种过于简化的二分法,去认识全部的土耳其人并不正确,因为每个人的出生环境、成长过程与家庭情形都不一样,还是有非常多不同的情况。只是如果用这种二分法去看Koç这所学校,那他们肯定是一所非常西化、世俗派的大学。

Koç6

鲁梅里碉堡(Rumeli Hisarı),鄂图曼帝国为了攻占拜占庭帝国时所建。

从「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到「伊斯坦堡İstanbul

交换时期,我花许多时间在课业上,相较于其他交换生周游列国、翘课出外玩乐,我却比较专注在学习上。主要是因为,当初在出国交换前,台大的学姐曾经提醒我,旅游玩耍其实是一辈子都可以做的事情,但是以学生身分在另一个国家久待,观察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且与外国师生互动,却是得来不易的机会。因此,我在交换期间便选修几门特色课程,像是「伊斯坦堡的历史」和「土耳其社会文化介绍」等。 在「伊斯坦堡的历史」这门课中,老师从拜占庭的历史开始谈起,之后则是鄂图曼时期、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后的情况。学期中有安排户外教学,老师带着我们实际走访课本上提到的事件地点与建筑,然后讨论特定时期的问题与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考试的题目也非常活泼,并非只是背诵史料与名词解释,而是强调理解与认知历史时代的氛围。期中考试的时候,申论题目像是:「今天是1453年5月27日,你是一名属于鄂图曼帝国的士兵,正在攻打拜占庭时期的首都,此时要写信回去给家乡的父亲,你会如何描述你所看到的君士坦丁堡?」因为君士坦丁堡是在1453年5月29号星期二的时候,被鄂图曼苏丹给攻陷的,因此在这样的题目之下,我们不仅要熟悉年代,还要懂得活用文献资料、把历史知识还原成生活。这门课授课教师的专业是艺术建筑史,所以除了讲解伊斯坦堡的历史以外,她还会补充建筑相关资料。结合历史与建筑的课程,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不仅只是待在伊斯坦堡这座城市里面而已,其实我们依然生活在拜占庭与鄂图曼留下的文化遗迹中,我们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Koç8

圣索菲亚大教堂(Ayasofya),拜占庭时期所建立的教堂,而后又在鄂图曼时期被转建为清真寺。

谁是土耳其人?

而在另一门「土耳其社会文化介绍」课程中,老师则是用宗教、性别、历史等不同主题区分课程,每个主题会搭配一部电影,同时附上该主题的文学读物与学术文章,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个议题。

很喜欢的一部土耳其电影是2011年发行的Dedemin İnsanları (片名暂译为:我的祖父),在说明土耳其与希腊之间的一段历史。片中描述1920年签订的洛桑条约(Treaty of Lausanne),规定住在希腊的土耳其人要回到土国,而在土耳其的希腊人则要全部搬回希腊。这个条约的签定形成土耳其与希腊「人口大交换」,也造成许多人在回到「祖国」以后,根本无法跟「同胞」相处融洽。比方说,原本住在希腊的土耳其人,因为条约的关系、搬回土耳其之后,随着生活习惯的差异、语言宗教的不同,难以跟附近邻居相处,甚至被周围群体排挤,也因为无法被接纳而难以拥有认同归属感。

当时在看这部片的时候,心里很有共鸣。在土耳其的这段日子,每天都讲英文和土耳其文,吃得多是土耳其菜,土耳其人虽然热情友善、乐于帮忙又好客,但是毕竟我们是亚洲人,黄皮肤跟细长的眼睛总是格外引人注目。走在路上就是会被土耳其人们盯着看,被要求拍合照、搭讪聊天都是每天会上演的戏码。似乎不论我「土化」的多么成功,终究是他们眼中的他者,而很难有真正的认同感。幸运的是,在土耳其留学的这些日子里,有嫁来土耳其的台湾媳妇们以及在此工作的台商们照顾我,在想念台湾或是家人朋友的时候,才不至于太孤单。

Koç5

鄂图曼帝国16世纪时期的苏莱曼清真寺(Süleymaniye Camii)内部景观。

放下一切到远方,我开始习惯看着黑海吃早餐、欣赏拜占庭风格的教堂以及鄂图曼清真寺。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相聚在伊斯坦堡。学生生活单纯规律,却一点都不单调,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扎实成长的累积。

 

 

 

Bahar

中文名字郑思恒,英文名字Henny,土文名字Bahar,藏文名字卓玛拉毛,保加利亚名字Elena,阿拉伯文名字kamilia。兴趣是收藏回忆、蒐集名字,然后在记忆和各种名字里,看见自己不同的样子。

台大人类学系毕业,立志在「人类学」里学人类。2012年透过台大交换学生计画到土耳其一年,2013年台大毕业之后再次到伊斯坦堡念语言学校。即将于2014年夏天开始,在英国伦敦亚非学院(SOAS)攻读中东伊斯兰硕士。会讲中文、英文和土耳其文。

致力用「五子」填满生活,但是不是「房子、妻子、孩子、车子和银子」。而是努力用「眼珠子」看见世界的美丽、「耳涡子」聆听不同的声音、「笔杆子」记下自己的心得、「脚丫子」亲身经历参与,最后用「嘴皮子」来说故事给别人听。

原本想去西藏,后来去了西门町;最初想逛土城,结果到了土耳其。人生变化很大,对于生活的意见很多。不是一个随便的人,随便起来肯定会吓死人!

 

[vivafb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