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當地時間:
安卡拉天氣
[wunderground location="Ankara, Turkey" numdays="1" iconset="Elemental" layout="simple" measurement="c" showdata="pop,text,conditions,highlow" language="TW"]
當地
時間

各國插手 陷入泥淖裡的「橄欖枝行動」


取材 : 聯合新聞網、新華網國際在線、法廣RFI、BBC中文網

 

期望「速戰速決」卻變成「泥巴戰」

時間往前推到2018年1月20日,土耳其部隊與親土的反敘利亞政府軍民兵組織「自由敘利亞軍(FSA)」,共同發起代號「橄欖枝」的軍事行動,意圖要清除盤踞在土耳其、敘利亞兩國交界的庫德族武裝「人民保衛軍(SDF)」。

前情提要:硝煙再起,土耳其越境出兵敘利亞探索「橄欖枝行動」的背後目的

一開始進展頗快,土國軍方順利越過邊境並包圍SDF控制的重鎮「阿夫林」,不過隨著戰事升級,雙邊都各自遇上麻煩。雖然是聯合行動,不過土耳其的核心目標是將SDF驅離阿夫林,並且建立約30公里寬的「緩衝區」,並且將困在兩國邊境的難民移往該處(這些難民多半不是庫德族人);不過FSA的核心目標不僅於此,而是建立一個有持續性抗衡阿薩德政權的地盤,目前是跟「有共同利益」的夥伴一起合作,因此戰場上有時會出現各自接戰的狀況。

Forces pro-régime Afrine 20-02-18 (1)
庫德族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原本在對抗ISIS期間所得到的西方武裝(多數為美製),已經在衝突中用掉大半;加上美國先前已承諾土耳其「不再提供」武器、彈藥給庫德族,並且在庫德族發出求援消息時袖手旁觀,使得SDF從當紅炸子雞一夕又成了素人。儘管從最近的相關報導中仍能看出SDF仍能給予來犯者痛擊,(土耳其已承認有戰車、直升機被擊落,截至目前約30人陣亡,FSA也損失約百餘人),可靠的消息也指出美方透過私下管道仍持續提供庫德族武裝,但質量無法與同日而語;面對國家力量支持的土耳其不斷投入資源,一窮二白的庫德族除了付出比土軍、盟友更大的傷亡外,其困境可想而知。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

戰況陷入膠著,土耳其與SDF的矛盾也讓阿薩德嗅出機會。2月20日,一支親阿薩德政府的民兵(據信是來自伊朗的什葉派武裝),浩浩蕩蕩派出車隊要前往阿夫林「支持打擊入侵者的朋友們」,結果被獲悉情資的土耳其軍方用砲兵擊退。自從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庫德族與阿薩德政權一直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對照土耳其與FSA的關係,兩者間也因為有「共同利益」而有合作的默契。先前阿勒頗的包圍戰,若非SDF於關鍵時刻倒戈,配合阿薩德的部隊「圍爐」FSA,恐怕戰局仍然無解。

這次庫德族呼籲敘利亞政府要「履行主權責任」,派軍協防邊境阻擋土耳其的攻擊,一開始敘利亞政府並沒有立即回應,但根據BBC的報導指出,庫德族與政府代表過去幾週都在協商阿夫林之後歸屬,談妥條件後,政府才授意支持者(並非政府軍,避免土、敘兩國部隊直接衝突)出發。

土耳其也證實軍方砲擊親敘利亞政府的武裝民兵,也放話只要敘利亞政府軍介入阿夫林地區就會面對嚴重後果。埃爾多安總統在記者會表示,稍早已經尋求力挺敘利亞政府的俄羅斯與伊朗阻止軍隊部署,這次是當地武裝「自行其是」的後果。「很不幸,這類恐怖團體採用錯誤的方法,」埃爾多安說:「我們絕不可能容許此事,他們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美國出現刷「存在感」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再次風塵僕僕訪問中東,此行任務的重中之重是到訪土耳其,會見埃爾多安總統與外交部長卡夫索格魯,欲解開美國與土耳其的矛盾和衝突。兩國在共同聲明中都提到「關係正常化有其必要」。土國在敘國的軍事行動引發土、美關係緊張數週後,兩國同意在敘國境內合作,法新社報導,卡夫索格魯(Mevlüt Çavuşoğlu)說:「土、美雙邊關係一直都在『危急階段』,必須創造『機制』,針對造成問題的諸多議題展開討論,預計三月份展開新的會談」。

U.S. Secretary of State Rex Tillerson's visit to London.
早在提勒森到訪前,美軍將領就到訪同樣屬於前線的曼比季,這邊雖不若另一頭阿夫林刀光劍影,卻也是土耳其想要拿下來的敘北重鎮,此處約有2000名美軍駐防。根據敘利亞當地媒體的報導,已有自由敘利亞軍與土耳其的特種部隊在此出沒,並且與美軍爆發小規模衝突的紀錄,依照後來網路流傳當時戰鬥後的畫面,美軍幾乎是「完勝」土耳其、自由敘利亞軍。土耳其先前放話要求美軍撤出該地避免「誤擊」,美軍不但不為所動,還出手來表達立場,雖然讓土耳其自討苦吃,卻也暴露出美國在曼比季同樣也左支右絀。第一,沒辦法放棄庫德族武裝,畢竟他們算是美國「有共同利益而相對忠誠的盟友」。第二,不能跟土耳其撕破臉,作為看守地中海門戶的歐亞國度,即使雙方關係難以「和好如初」,也不能重蹈美國曾在中東問題上因為沒有土耳其的支持而產生「空窗期」,讓伊朗坐大、讓嚐到甜頭的俄羅斯持續介入紛爭。

 

大國搏奕的「部落衝突」

紐約時報評論文章「土耳其攻擊敘利亞庫德族人,美國靠邊站」就指出,提勒森這次出訪土耳其的氣勢明顯偏弱,土國的出兵顯然有得到俄羅斯默許,美國只能就放棄庫德族或與土耳其正面衝突二選一,雖然美國竭力避免陷入「痛苦的選擇」,但美軍在敘利亞的影響力已被邊緣化。情勢上也不站在美國這邊。

Press conference by the Russian Federation
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勝局玩到輸」,俄羅斯逮到機會深耕中東問題。美國曾經倡議在反ISIS戰役結束後,針對敘北成立一支3萬人的安全部隊(基礎就是SDF、YPG之流),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就批評美軍的決定有問題。他說:「請問美國是真不懂情勢,還是故意來挑釁來亂的?」

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美國一直努力追求:

1.支持敘國反對派推動政權更迭,扶持親美勢力上臺。
2.遏止伊朗在敘利亞的勢力擴張,保護盟友以色列的安全和利益。
3.打擊恐怖主義為名,維持在敘軍事存在和影響力,制衡俄羅斯。

中東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敘利亞形勢已經「走針」。敘利亞反對派因為俄羅斯的介入,導致在戰場上的先盛後衰,加上原本支持倒阿薩德的土耳其風向大改變,(雖然土國仍說希望阿薩德交出政權,但外界認為這不過是因為宗派因素使然)。使武力推翻阿薩德政權的可能性大為降低,美國的計劃受阻。

其次,俄羅斯用最拿手的「邊打邊談」,成為敘利亞的影武者,削弱美國的地區影響力,主導西亞地區的政治走向,還拉攏原本較親西方的土耳其對於阿薩德的去留「多一點模糊空間」,為手邊的談判籌碼加分。

最後,土耳其本來就忌憚庫德族武裝,美國的介入讓問題複雜化,也使得兩國的嫌隙加深;俄羅斯因為雖與土耳其曾因為「戰機遭擊落」事件交惡,但因為迅速修補關係,反倒讓俄、土在戰略上有共識,影響了美國在敘利亞的佈局。到頭來,雖然美國甚少在國際議題上顆粒無收,但這回在敘利亞問題上可能真的會落得「兩手空空」的結果。不過,「紅眼賭徒不認輸」,美國不會善罷干休,俄羅斯也不會放掉嘴邊的肥肉,只能說這場「橄欖枝」行動已經是「部落衝突」的大國搏奕了。

 

[vivafb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