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當地時間:
安卡拉天氣
[wunderground location="Ankara, Turkey" numdays="1" iconset="Elemental" layout="simple" measurement="c" showdata="pop,text,conditions,highlow" language="TW"]
當地
時間

疫情禁令重啟 財政部長換人 十一月份上半新聞整理


取材:聯合電子報、BBC中文網、土耳其國家廣播公司、路透社

 

疫情捲土重來,土耳其再度祭出「封鎖令」

鑒於新冠疫情再度「復燃」,而且規模更勝於今年初始,甚至土耳其朝野的要員接二連三確診,總統埃爾多安宣布重新祭出「封鎖令」,要求全國81個行省確實落實防疫政策。

命令的施行細則分為全國性與地方性,全境的理髮廳、婚宴廳、游泳池、草坪、戲院、電影院、音樂廳,相關娛樂場所勒令於晚間10時歇業。餐廳、酒吧晚間10時以後仍可營業,但只僅限外帶或外送。室內用餐空間落實間隔1.5公尺,戲院銷售的座位數減少40%,市區公車、輕軌、地鐵、鐵路運輸的座、立位數分別減少30%、50%,搭乘跨省市巴士、列車的民眾則需要下載健康碼,購票也需要實名登記。除此之外,內政部更宣布禁止民眾在街道、車站、廣場等公眾地方吸煙,禁令在當地時間週四(12 日)即刻實施。部分省市對於老年人口重新啟動「禁足令」,禁止高齡者在每日 10點至下午 4 時外出,即使時間已過也只允許在住家附近2公里內移動。官員解釋,禁菸令是為了減少國民因吸煙而脫下口罩的機會,確保國民遵從在公眾地方必須佩戴口罩的規例。衛生部長寇賈不只一次要求國民遵從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規例,他疾呼「我們只要求大家都能夠做到的事而已」。

根據統計資料,土耳其在11月13日當天完成149,942次新冠病毒檢測,新增3045例確診病例。土耳其已累計確診407,939例。當天新增93例死亡病例,累計死亡1,1326人。當天治癒2010例,累計治愈348,804例。土耳其總計進行了15,863,833次檢測,目前還有3356例的重症患者。數據並未涵蓋「無症狀感染」,此前染疫的伊斯坦堡市市長伊瑪莫魯已出院休養中。

 

愛琴海地震,震出「黑心房屋」的陳年老案

愛琴海在10月30日發生芮氏規模7.0的地震,位於震央的土耳其、希臘均蒙受重大損失,土國的災情又會比希臘嚴重一些(愛琴海對於土耳其是精華區,震央附近的伊茲米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希臘薩摩斯島則屬於低開發密度的離島)。根據兩國搜救機構的最終數字,伊茲米爾一共有58棟房屋受損,死亡114人、1000多名民眾受傷,希臘方面則是2人死亡、19人受傷。

地震過後也「震」出一連串住宅法規的重大瑕疵,建商為了成本考量使用較不耐強震的水泥,導致建物承受不起強震而倒塌,尤其是市立醫院也在震後發現多項施工不良的地方。伊茲米爾檢察長辦公室組成專案小組逮捕11名嫌犯建築包商,以及負責檢查建物是否遵守建築法規的工程師。土耳其的建築法規儘管已經趨嚴,並且鼓勵民眾與建商合作都巿更新,不過成效普通顯然需要加把勁。

前情提要:愛琴海6.6強震(Ege Denizi depremi) 直擊土耳其災區現場與後續發展

 

駙馬爺辭去財長,里拉上演「慶祝行情」

身為總統埃爾多安的女婿,土耳其財政部長阿爾巴拉克(Berat Albayrak)於11月9日請辭獲准,消息一出土耳其里拉兌換美元的匯率「放煙火」勁揚6%。一掃前一日埃爾多安開除土耳其央行總裁伊薩爾的壞消息。

TANAP OPEN 2018-06-12(8)

財經人士認為,未能採行升息手段來挽救里拉匯率是阿爾巴拉克任內一大敗筆。因為埃爾多安抱持「高利率引發高通膨」的非典型貨幣政策觀點,與絕大部分的經濟學家、央行理念背道而馳。安卡拉當局在11月10日發布新的人事令,曾任財政部長的阿格巴爾(Naci Ağbal)接手央行業務,曾擔任運輸部、發展部長的艾爾萬(Lütfi Elvan)執掌財政部。埃爾多安在此刻接受阿爾巴拉克的請辭,某種程度上代表經濟政策可能要劇烈轉變,執政的正義發展黨(AKP)內也可能出現政治洗牌。「駙馬爺」阿爾巴拉克一直是埃爾多安銳意培植「接班」的大將,現在走馬換將應視為「先止血」降低黨內外與民意的衝擊,保存實力以謀後路。

 

雙亞惡戰,「納卡」問題誰是贏家?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這兩國在「納卡」地區的重新交火已經有月餘,靠著有錢、有靠山(亞塞拜然有裏海充沛的油氣,又有土耳其在暗中撐腰支援無人機技術),連日來攻勢凌厲,拿下了連接亞美尼亞與「納卡」的關鍵城鎮舒沙(Shusha),完成將「納卡」首府捷潘奈克特(Stepanakert)合圍的重大勝利。守不住舒沙補給線的亞美尼亞,被迫同意俄羅斯的調停條件:撤出留守在納卡地區的武裝、交換由俄軍、土軍聯手的「維和部隊」進駐到「納卡」,還得同意亞塞拜然修築一條連接亞塞拜然與其外飛地「納希契凡自治共和國(Nakhchivan)」的公路,這是亞美尼亞必須吞下的苦澀結果。

Ilham Aliyev received Baghdad Amreyev, Mustafa Rifat Adham Ikramov, and Marat Sharshekeev1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主權爭議」(納卡)是自90年代蘇聯解體後,留下主權、種族的「雷區」之一。「納卡」地區的人口以亞美尼亞族占多數,卻被史達林的一筆劃歸給了亞塞拜然。這個「歷史共業」當然要由「老大哥」出面排解才能夠發揮功能。先前的「談完就打,打不下去就和談」一直都在俄羅斯的劇本之中,不僅是俄羅斯在亞美尼亞有駐軍,同時與亞塞拜然保持友好關係(牽制住伊朗),由於高加索地區穆斯林、東正教徒常因為宗教、文化衝突不時大打出手,若不能穩固俄國的後院,接下來喬治亞的「奧塞提亞」、車臣的獨立問題會更加棘手。因此莫斯科當局把握住亞塞拜然「以戰逼和」的契機,要求亞美尼亞要低頭面對「國際現實(國際上仍將「納卡」的主權視為亞塞拜然領土,亞美尼亞在「納卡」之行為無異於侵略)」,也是藉由「調停」為由阻止西方勢力、伊朗趁虛而入。

土耳其在這次的「雙亞衝突」中扮演「影武者」的角色,亞美尼亞不斷指控土國從敘利亞前線調集僱傭兵投入戰事(土耳其與俄羅斯介入利比亞的內戰也是僱請傭兵),亞塞拜然透過無人機「狠揍」亞美尼亞的火炮、防空陣地,背後的操作也應該是土軍的人員。最後的「停戰協議」由土、俄兩國組建「維和部隊」進駐「納卡」與亞塞拜然的軍警共同維持治安、控制亞美尼亞與「納卡」聯絡「拉欽地區(Lachin)」的一條公路。土耳其的「兩肋插刀」給了亞塞拜然溫暖,停火當天,巴庫街頭也飄揚亞塞拜然、土耳其的國旗,安卡拉表面上面子十足,贏家想也知道是「押對寶」的俄羅斯,然而,新一波衝突的種子已隱然開始萌芽。

戰爭中的勝負只是表面,不論是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都有大批的難民需要安置,交火區生靈塗炭、渺無生機,沒有誰是這場戰鬥中真正的贏家!

 

[vivafb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