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大聯盟推出候選人 埃爾多安能否「連任」存在變數
土耳其、敘利亞強震,「震」出土耳其政府、財團長年以來的利益共生,同時也暴露長期執政的「正發黨」治理問題。在野聯盟終於推出共同候選人,最大在野黨主席基里達歐魯為總統候選人,終於出現的敵手是否會成為埃爾多安的威脅?
土耳其、敘利亞強震,「震」出土耳其政府、財團長年以來的利益共生,同時也暴露長期執政的「正發黨」治理問題。在野聯盟終於推出共同候選人,最大在野黨主席基里達歐魯為總統候選人,終於出現的敵手是否會成為埃爾多安的威脅?
土耳其在3月31日舉辦省市層級的地方選舉,執政黨不僅丟掉了首都安卡拉的市長寶座,第一大城伊斯坦堡也在爭議中易幟。然後最高選委會在5月6日「齋戒月」第一天宣布伊斯坦堡的市長選舉無效,6月23日重新選舉。
土耳其的省、市地方層級選舉在3月31日結束,雖說執政聯盟拿下81個行省中的50個,掌握大部分地區的主控權,但多數人還是認為選舉結果相當難看,執政黨丟了全國前兩大城的市長席次。
約莫兩星期後,土耳其將迎接修憲公投後的首次總統、國會大選,原本外界一致看好現任的總統埃爾多安順利過關。不過最近埃爾多安看好度開始下修,讓我們來從經濟、政治面簡單解析!
土耳其將在2018年6月24日進行修憲後的首次總統、國會大選,現任總統埃爾多安挾著執政優勢、國族主義認同、輿論風向,原本被外界看好能「輕騎過關」,不過近期土耳其國內外情勢驟變,原本一手好牌的優勢正逐漸喪失,原因為何?一起來看!
土耳其的國會將在11月1日重新選舉,外界仍預期這回結果跟6月差不了太多,不過,執政黨仍希望重新掌握國會過半甚至取得修憲的絕對優勢。一黨優勢執政還是聯合政府哪一個比較好?近期土耳其也面對安全和社會分化的情勢,能不能藉重選而改變?
土耳其面臨政治動盪,在各政黨未取得國會多數席次進而組閣的情形下,籌組聯合政府的目標已然破裂,土耳其或將重新展開選舉,在內外環境影響下,土國會有甚麼新局面?一起來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