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暄古
既然這篇的篇名是「夜鶯的眼睛」,讓大家先來看一下夜鶯到底長什麼樣子吧!
Çeşm-i bülbül(Bülbülün gözü)直接翻譯就是「夜鶯的眼睛」,說到「眼睛」,大家有沒有聯想到土耳其很有名的「藍眼睛」?
延伸閱讀:藍眼睛,迷幻銷魂的力量
其實所謂「夜鶯的眼睛」指的是土耳其的玻璃工藝!
藍白相間是不是很美呢?就像藍眼睛的顏色一樣!
起源
18世紀末奧斯曼帝國蘇丹栖林三世(III. Selim)時,Mevlevi教派-該教派為遵循魯米哲學觀的修道派-的苦行僧梅荷美特(Mehmet)為了學習該技術而前往威尼斯,學成後在伊斯坦堡-貝寇斯(Beykoz)地區開了一間工作坊。讓此工藝開始大量製造流傳的人則為阿荷美特將軍(Fethi Ahmet Paşa)。
製作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將細小且色彩鮮艷的珠子以高溫使之熔化,再邊轉動它邊畫上刺繡般的圖案,究竟會製作出什麼成品就得看師傅的手藝如何了!有點類似台灣與原住民傳統的玻璃工藝。
1935年凱末爾為了促進玻璃工藝的發展,在伊斯坦堡-帕夏巴赫切(Paşabahçe)中蓋一座土耳其玻璃工廠(Türkiye Şişe ve Cam Fabrikaları Anonim Sosyetesi)。
之所以會稱為「夜鶯的眼睛」則是因為刻劃在玻璃上面的圖案與顏色其靈感來源是夜鶯的眼睛,因此就直接稱為çeşm-i bülbül,「夜鶯的眼睛」。
因為是玻璃工藝,所以應用範圍相當廣,像是花瓶、糖罐或碗盤等,都可以透過這項工藝手法製作。
玻璃製的葫蘆瓜狀sukabağı燈飾,點燈前後是否判若兩人呢?
對玻璃工藝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去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參觀喔!
博物館的網站也有很詳細的介紹:玻璃起源與歷史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