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聯合電子報、中央社外電、路透社、法廣RFI
新年伊始,學術圈就不平靜
土耳其政府任命梅利赫・布盧(Melih Bulu)擔任「海峽大學(Boğaziçi Üniversitesi)」的校長,引發該校學生不滿並且展開抗爭,當局出動警力鎮壓並逮捕、拘留數十名學生,學生獲釋之後強調將繼續非暴力抗議。海峽大學是土耳其聲譽最卓著大學之一,根據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海峽大學是目前土耳其排名第五的大學,不過在很多人心中這間大學是數一數二的,唯有頂尖人才能進入,在人們心中有指標性的地位,因此這樣具爭議的人物空降才會引發這麼大的反彈聲音。QS排名中,前三名都是私立學校,因為有財團支持著,雄厚的資源讓他們廣納優秀的人才與教職人員,在學術成績上日益成長,高額的獎學金也吸引了不少原本目標國立大學的高材生紛紛轉向,前五名中僅海峽大學與中東科技大學(Orta Doğu Teknik Üniversitesi/METU)為國立大學,也是會受到執政者影響較多的。
延伸閱讀:土耳其前十大學
海峽大學校園內以往對於官方向校園教育下達的命令,視情況也不見得會完全遵守,可見其對威權無所畏懼的校風。不料,2016年土耳其軍事政變失敗後,埃爾多安總統宣布在緊急狀態期間將公立大學校長改成官派不再遴選,此舉被視為土耳其走向全面獨裁的跡象之一,布盧的上一任校長奧茲康(Mehmed Özkan)也曾引發抗議。
布盧曾在2015年代表執政黨正義發展黨(AKP)參選國會議員,當時就曾被指控博士論文涉及抄襲。他雖然否認,卻沒有解釋為何自己的論文已經從網路上下架。事件隨著他並未當選議員而落幕,但是隨著他被任命擔任海峽大學校長,此話題再度被提起。布盧並非出身海峽大學,因此外界理所當然將其任命案視為「政治派任」,面對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布盧仍強調自己不會辭職。不過,連同他的母校中東科技大學在內多所大學院校學生會都同步發出聲明相挺海峽大學,同時要求政府當局將大學的遴選制度重新回歸校園自主。
拿疫苗換人權,有影嘸?
根據長期關注中東新聞的Al-Monitor網站6日報導,土耳其反對黨國會議員將購自中國的新冠肺炎疫苗到貨推遲,與批准土、中引渡條約兩件事情掛鉤。有人認為土耳其面臨壓力,藉引渡特定維吾爾人到中國,以換取中國進口疫苗。
同屬突厥民族的維吾爾人在種族、語言和宗教上與土耳其有著密切關係,有關於維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遭到迫害的訊息在土耳其是個敏感議題。土耳其被視為維吾爾人逃避迫害的避風港,據估計,至少有5萬名維族人住在土耳其。土、中兩國2017年曾簽署上述引渡條約。總統埃爾多安在2019年4月提請大國民議會(TBMM)表決,但大國民議會至今沒有批准。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Mevlüt Çavuşoğlu)接受Al-Monitor訪問時否認疫苗、維吾爾族議題有其關聯性,強調安卡拉截至目前都拒絕北京的引渡要求,因此上述條約不代表土耳其今後「會將維吾爾人交給中國」。
儘管如此,埃爾多安仍須面對在野黨、政治盟友民族行動黨(MHP)的攻擊,身為世界上突厥族的領袖,土耳其不該軟弱、拋棄這些兄弟們。然而,安卡拉當局面對這個議題卻採取一種「拖」字訣,一方面觀察拜登政府上任後對土耳其的態度,如果比川普時期還差,土耳其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會有進一步開展。屆時「維吾爾」議題就不是雙方關注的焦點。埃爾多安、國民議會通過引渡條約就是「順水推舟」。因為土耳其(歐盟)都認為美國將俄羅斯視為敵人,但不會大幅度改善對土耳其(歐盟)的關係,歐盟與中國大陸簽訂投資協定在某些程度上就是基於這個論點,歐盟可以跟中國大陸改善關係(歐盟同樣對於中國的人權、法治指指點點),土耳其為何不能跟風?
再者,維吾爾議題還存在「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這項問題。這些東伊運武裝分子對敘利亞反對勢力掌控的西北部伊德利布省(Idlib)具影響力。當時內戰激烈,土耳其打開邊界讓東伊運成員到伊德利布省(Idlib)休古爾鎮(Jisr al-Shughur)發展,豈料「反客為主,養虎為患」,當成員們遭遇敘利亞政府軍攻擊時不能旁觀,可是土耳其和俄羅斯簽有「非武裝區」協議,東伊運是計劃予以消滅的激進派系之一。敘國政府軍的側翼往往都是俄軍隨伺在旁,構成土耳其邊防的一大難題。因此埃爾多安有理由放手讓議會同意條約,進一步約束東伊運的勢力,同時與中國大陸保持關係。
英國與土耳其簽訂自貿協議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於12月28日晚間宣布已與英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他強調:「這是土耳其自1995年與歐洲聯盟實施關稅同盟以來『最重要的貿易協定』,新紀元自2021年開啟,可以讓土耳其和英國達成雙贏」。英國的脫歐過渡期於12月31日結束,土、英趕在前兩天簽署自貿協定意義重大。
土耳其2020年的出口額已超過1660億美元的目標。埃爾多安說:「仰賴高附加價值投資、降低對外部融資的需求、縮小貿易經常帳赤字,是我們一致的目標」。土、英協定將複製現有的雙邊貿易條款。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指出:「簽署的協議將鎖定零關稅的貿易安排,有助於支持我們的貿易,將確保英國製造、汽車和鋼鐵業數以千計職缺。」
Securing our UK-Turkey ???? trade deal with @pekcan ?
We have now agreed trade deals covering 62 countries plus the EU, and £885bn of trade. ?
And we’re just getting started. #GlobalBritain pic.twitter.com/njBIDIXN3Z
— Liz Truss (@trussliz) December 29, 2020
2019年安卡拉、倫敦雙邊貿易額達186億英鎊(約252億5000萬美元)。英國表示,這是與日本、加拿大、瑞士、挪威之後的第5大貿易協定。英國目前已在明年1月1日的脱歐過渡期正式結束前,與62國簽署貿易協定,既土耳其後的下一個完成簽約國是越南。英國是土耳其的第2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德國。英國與歐盟24日達成歷史性脫歐貿易協議,4天之後英國與土耳其也完成貿易協議,土耳其的杏桃、番茄、瓜果等農產品在英國佔有一席之地,鋼胚、車用的零件、皮革產業也有相當比例。協議簽署後,土耳其的一、二級產業將保有競爭能力,英國的建築業、科技、電子產業也可在土耳其持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