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聯合電子報、中時電子報、法新社、中央社外電、中東之眼、Sabah、euronews、BBC news Tükçe、Halk TV
談判觸礁,安卡拉「推遲」承認塔利班政權
前情提要:土耳其是否承認塔利班政權? 看好土耳其年度經濟成長
由於阿富汗日前公布的臨時政府名單都是「自家人」缺乏多樣性,而且至今仍未與土耳其、卡達的經營團隊達成關於喀布爾機場的協議(內容包含:機場經營股權分派、機場內、外圍安全維護、設備長期維護合約承包選商),因此安卡拉當局證實「推遲」承認塔利班政權的計畫,決定「停、看、聽」等候塔利班當局的調整。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Mevlüt Çavuşoğlu)也表示有十多名土耳其技師正在喀布爾協助卡達營運機場 。這些土國人員的「安全保護」不同於早先約定由土耳其特種部隊著便服進行保護,仍然受制於塔利班。
參與機場運作的土耳其技術總監指出目前第一線執行面的「難題」,目前塔利班方面只允許土耳其、卡達用「單一案件(case-by-case)」的方式排除障礙。套句中文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通案的處理方式。然而機場的營運不可以這樣,必須作全盤考量才能發揮效益。目前喀布爾機場恢復70%國內線航班,對外僅有卡達航空、塔吉克的包機業者透過申請經營臨時性航班,要想如塔利班宣稱最快「10月中旬」恢復週間國際航班(註)仍然是「難上青天」。
註:週間航班也稱作常態/季節性班表,業者會公告每週/每天航班數、座位數、運營期間(某些航線只特別針對寒暑假、朝聖時間開辦服務)。
除了機場的營運、安全控管出現歧見,根據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報導,有兩名熟知內情人士透露,塔利班(Taliban)新政府讓土耳其在內的西方陣線國家很灰心,原因很簡單:「內閣中一個非塔利班成員都沒有,全部都是『死硬派』沒啥誠意」。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還曾公開呼籲塔利班政府要廣納不同族群、女性入閣。如今看到塔利班「忠言逆耳」的態勢,土耳其的態度也轉向:「這種表現,我們也不必急著承認他們」。
致力「睦鄰」外交,避免被孤立
自5月開始,土耳其分別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展開密集的外交磋商,阿聯酋、埃及在利比亞、卡達等區域議題上長期與土耳其立場相左。土耳其外長對土耳其與兩國協商進展分別說明,土耳其與埃及自2013年起長達8年沒有「大使級」外交經營,月初雙邊代表團見面進行第二輪磋商,如果進展順利樂觀,雙方將會重新互派大使完成關係正常化的程序。阿聯酋除了長期與埃及交好,還被指控曾介入2016年土耳其政變,不過目前土耳其認為正常化談判很有成效,兩邊關係可以重回正軌,土耳其方並無問題,主要是阿聯酋放大某些議題而對土耳其產生負面態度。以現在的情勢來看,土耳其也感覺到與像阿聯酋、埃及等區域內的國家降低敵對的態勢的重要性。
在東地中海議題,特別是在能源探勘、經濟海域重疊區的執法權劃定爭議上,安卡拉認為阿布達比、開羅當局「前者撈過界、後者選錯邊」,土耳其亟欲在東地中海的議題上面涉足,還時常借用「小夥伴」-北塞浦路斯充當馬前卒,確保相關利益不會被排除在外。若阿聯酋、埃及有任何損及土耳其權利的地方,安卡拉不會善罷干休。時局變化之快,也讓恰武什奧盧意有所指:「國際關係中沒有長久的友誼或仇恨(謎之聲:一切都是利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已先向阿聯酋表達善意,除了與實際掌權者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Zayed Al-Nahyan)通話,更會見國家安全顧問塔赫農(Tahnoun bin Zayed al-Nahyan)就恢復通航、解除投資障礙等議題達成共識。
目前阿聯酋航空、海灣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等三家業者已陸續恢復自杜拜、阿布達比飛往伊斯坦堡的定期航班。至於埃及方面,由於埃爾多安曾提到埃及的總統塞西是「那個叛變者」(儘管他現在已不這樣說),加上埃及仍然主張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是非法團體,所以土、埃之間還有心結未解,不過能夠重新恢復對話管道與機制終究是好事。
食物、工業生產價格飛漲帶動通膨,土耳其央行坦承「不是好事」
土耳其央行表示,雖然年度通膨核心指標呈現放緩,但是食物價格飛漲帶動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迅速,這樣的通膨率「不是好事」。根據報告,土耳其近期受到乾旱、洪澇、野火肆虐等因素導致農產歉收,8月份的消費者物價增加1.12%,年度通膨達到19.25%。相比前幾年發生通膨21-22%的驚人幅度,這個19.25%「不是最糟」。但對於土耳其而言,百姓還沒嚐到走出新冠疫情「復甦」帶來的盆缽滿盈,反倒發現口袋仍然「千瘡百孔、天坑越來越大」,民怨可想而知。
央行報告也提到,由於土耳其里拉近期升值,加上汽車特別消費稅增加(土耳其新車的購置、燃料成本對比歐洲市場真是「貴」到不行),導致新車銷售量大減(車商轉向加強中古、新古車銷售),稍稍壓抑住通膨的數字。但由於中間財(註)訂單暢旺、能源購置如電價、油價上漲,導致生產者物價指數(註)仍持續上升,造成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進而刺激通膨。
註:中間財是轉售作為下游廠商加工生產或組裝的半成品,如製造汽車的零件、電視的面板等
註:生產者物價指數是衡量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所需採購品的物價狀況;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最終產品等三個生產階段的物價資訊。理論上看,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物價的波動將反映至產品最終價格,也有助於預測未來物價的變化狀況。
打個比方,近期海運費高漲,亞洲出口到土耳其的運費平均在7000-9000/TEU(20’貨櫃)、9000-12000美元/FEU(40’貨櫃)數據依不同出口/進口港而定,由於土耳其是「入超國」,高昂的運費會先影響中間財、生產者指數,將導致消費者物價連帶被提高。實際的例子,號稱「史上最高貴」的蘋果iPhone手機最頂規版本Pro Max 1TB,土耳其的建議售價換算台幣7.5萬元,台灣的售價5.4萬元。台灣的人均GDP號稱3萬美元,土耳其不到1萬美元,兩相對比差異更加明顯。
再引一個實例,土耳其9月份也迎來「開學季」,數百萬名學生回到校園,然而對於在外地求學的大學生而言,宿舍不足的問題、租金高漲的問題不只再次出現,甚至雪上加霜。根據房地產商的估計,由於防疫需要,許多大學將宿舍床位減少30-50%,學生必須支付更高的租金才能在校園外租到房間。據統計,租金平均漲幅50-55%,部分熱門學府週邊的漲幅甚至高達100%!負擔過重也引發學生不滿,甚至將床鋪搬到校門口上演行動劇來抗議學校的床位不足、也不願意協助學生們找合適的住處。議題延燒也讓國會議員注意其嚴重性,提出建言要求政府興建「只租不售」的合宜住宅,藉此壓抑房價,方案將交給執政團隊定奪。
台灣相關新聞:駐土耳其代表黃志揚接受土耳其月刊《新聞時事》專訪
原文報導網址:https://bit.ly/3zsukIl
「臺灣已經準備好積極參與國際!(Tayvan, uluslararası topluma aktif olarak katılmaya hazır!)」
今年初赴任的黃代表日前接受《新聞時事(Haber Ajanda)》專訪,分享台灣的現況並推廣台灣形象,從疫情、政治、經濟產業、雙邊關係,各類議題都有提到。擁有幸福生活與富有活力的公民,台灣已經準備好參與國際社會,貢獻自己力量並當個負責任的成員,相關中文報導請見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