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 查理週刊事件爭議 愛琴海強震成災
法國的中學教師帕第(Samuel Paty)引用了《查理週刊》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作為教材,遭斬首的方式殺害,土耳其認為言論自由若涉及宗教仍當有所節制。土耳其已進入第2波疫情高峰。10月30日的愛琴海區域發生強震以及「小區域的海嘯」侵襲。
法國的中學教師帕第(Samuel Paty)引用了《查理週刊》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作為教材,遭斬首的方式殺害,土耳其認為言論自由若涉及宗教仍當有所節制。土耳其已進入第2波疫情高峰。10月30日的愛琴海區域發生強震以及「小區域的海嘯」侵襲。
土耳其壓制下來的疫情又隨著解封緩步走升,很有可能藉由7月31日開始的「宰牲節」爆發新一波疫情。土耳其向俄羅斯採購S-400防空飛彈,以致美國拒絕向交付F-35戰機,軍購界「肥皂劇」有了新進度。知名景點聖索菲亞大教堂近日決議身份將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引發國際譁然。
經過2個多月的「限制、宵禁」命令後,土耳其總算將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控制下來,政府對於限制民眾行為的措施不但沒有鬆懈反而更加收緊,這才讓原本疫情排行在前十名的土耳其終於能嘗到「抗疫勝利」的感覺。
根據土耳其衛生部的官網數據,截至到3月29日止已經對55464名新冠病毒(COVID-19)疑似的個案進行篩檢,目前7402人確診、造成108人死亡。然而過去72小時的土國確診、死亡案例宛如「火箭升空」一般,令人憂心。
2月27日,敘利亞叛軍「敘利亞國民軍」奪回敘北伊德利布省的重要據點薩拉奎布(Saraqeb),政府軍發動反攻,與「敘利亞國民軍」一同的土耳其部隊33名官兵陣亡,是自從介入敘利亞內戰以來單日傷亡最多的一天,埃爾多安怒不可遏,召開國安會議商討對策。
亞洲地區新聞集中在新冠肺炎,然敘北的戰場卻是攻擊不斷,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軍對土耳其軍隊的猛烈攻擊,徹底激怒土耳其全國上下,對於中東歐洲一帶的影響也不會輕於病毒。
曾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左右手的前總理達夫特歐魯在12月13日宣布組織新政黨-未來黨(Gelecek Partisi)。美國與土耳其針對利比亞、軍購、人權問題持續僵持,也各自放話用不同的方式回敬對方。土耳其經濟復甦,台商的一臂之力大家有看見嗎。
北約組織(NATO)於12月3、4日在英國倫敦開會,這個年滿70歲的軍事組織現在正面臨空前的挑戰,首先有川普抱怨會員們「會錢贊助太少」,還有法國總統馬克宏「北約腦死說」,當然少不了組織內部第二大軍事力量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搏版面」。
13日會晤訪問美國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敘利亞局勢、擴大貿易往來、打擊恐怖組織等議題進行討論。土耳其國防部長正式對外發佈訊息,「和平之泉」軍事行動暫告一段落,完成在土、敘邊境的「安全區」,優先安置約200萬滯留在土耳其境內的難民「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