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当地时间:
安卡拉天气
[wunderground location="Ankara, Turkey" numdays="1" iconset="Elemental" layout="simple" measurement="c" showdata="pop,text,conditions,highlow" language="TW"]
当地
时间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略传:力挽狂澜的军官


儿时即接受新式教育的凯末尔,自中学就展现对军事的天份与热枕,因为崇尚自由思想也对于腐败残暴的帝国状况厌恶,萌生了改革之心,青年时期与成长背景:凯末尔略传:青年时期

 

对奥斯曼帝国失望

大马士革是今日叙利亚的首都,也是当年奥斯曼帝国第五军的驻地。凯末尔和他同时被「流放」于此的朋友莫菲特 (Kirşehirli Müfit)分别被派到隶属于第五军的第29和30骑兵营实习,并严禁他们擅离驻地。两人在名义上都是连长,但却无兵权。

凯末尔以实习为借口,游遍叙利亚全境,对帝国之腐败,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1906年,凯末尔遂和莫菲特,以及另一个被放逐的医生莫斯塔发(Mustafa)组织了「祖国与自由党(Vatan ve Hürriyet Cemiyeti)」,积极展开革命活动。

(15 July 1906) Beirut, Mustafa Kemal Atatürk with Lütfi Müfit Özdeş

凯末尔为扩充组织,后来还在耶路撒冷(Jerusalem)、雅法(Yafa)和海法(Hayfa)等地吸收党员。然而,当时叙利亚的环境终不如马其顿。因此,凯末尔又祕密搭船,途经埃及和希腊,潜往萨罗尼加。如此一来,「被放逐者」又摇身一变,而成为「逃兵」了。凯末尔在萨隆尼加停留了四个月左右,并于1906年4 、5月间,和他的军校同学组织了一个「祖国与自由党」的分会。后因他在当地的活动被政府侦悉,而迅速潜返叙利亚,并以出差到红海北端的阿卡贝(Akabe)湾为借口,掩饰其擅离职守的罪名。

1907年6月20日,凯末尔晋升为「资深上尉(Kolağası)」。

 

加入联合进步党

1907年10月13日,凯末尔终于如愿以偿,被调到驻守萨隆尼加的第3军服务。但是他发现前一年和他组织「祖国与自由党」分会的朋友,都已加入了「联合进步党(Ittihat ve Terakki Cemiyeti)」。该党在1889年5月21日创于伊斯坦堡,当时在国内,甚至于巴黎、瑞士和埃及等地,都设有分会,普获青年军官的支持,势力相当庞大。凯末尔亦于1907年10月29日加入该党。当时凯末尔的职务是第3军指挥部的参谋。虽也参与「联合进步党」里的秘密活动,但是他和该党的领导人意见相左,相处不睦。

凯末尔的军校同学哲别索伊(Ali Fuat Cebesoy)谈及此事时,称:「我和凯末尔都不受中央委员会的欢迎,原因是我们认为党的革命政策不妥当,而经常讨论、抨击之。」另一原因可能是凯末尔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工作之余,经常毫无忌讳地饮酒作乐。一些中央委员,尤其是恩弗尔(Enver Bey)少校,对他的印象都不佳。

时恩弗尔少校已成为争取自由民主的英雄,而凯末尔仍是一个被摒于党外的上尉。「联合进步党」的目的并非要消灭奥斯曼帝国,而是要拯救它,使它起死回生。但是当时的保守派和保皇党竟然无法容忍,而于1909年4月13日发动政变,包围国会,残杀议员。

Abdulhamid II 1908

消息传抵萨隆尼加后,当地指挥官胡斯尼将军(Hüsnü Paş)立即组成「行动部队」,于4月15日赶往伊斯坦堡平乱,时凯末尔为该部队的参谋长,亦随军出发。但当部队即将进城之际,「联合进步党」又临阵接掌「行动部队」,并以恩弗尔少校为参谋长。凯末尔再次被排挤。自此以后,尤其是1909年夏天召开第二次党员大会以后,凯末尔便脱离了「联合进步党」,致力于做一个忠于职守的军人

 

军功显赫仕途不顺

凯末尔于10月1日抵达的黎波里(Trablusgarp),被任为德尔奈(Derne)阵地指挥官,隶属于班加西(Bingazi)战区司令恩弗尔。由于凯末尔之坚苦奋战,义大利部队始终无法向内陆顺利推进。凯末尔亦因此于11月14日晋升为少校。但凯末尔在途经埃及前往利比亚时就已生病,曾在亚历山大港(İskenderiye)休息养病。在德尔奈阵地时眼睛不适,而且发高烧,在众人力劝下,只好到维也纳医疗。

1912年巴尔干战争爆发时,凯末尔从欧洲赶返伊斯坦堡。奥斯曼帝国为防备保加利亚之进攻,而在外国人称之为达达尼尔(Dardanelles)的恰纳克卡雷海峡(Çanakkale Boğazı)欧洲岸的加里波鲁 (Gelibolu)半岛成立一军,并以凯末尔为该军参谋长。自1912年11月至翌年10月间,凯末尔因职责所在,得以有机会研究防守恰纳克卡雷海峡的计划。

Atatürk 1912

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凯末尔曾于7月间,挥军追击保加利亚部队,而率先进入欧人称为亚得里亚堡(Adrianopole)的埃迪内(Edirne),但是上级却将该城之收复归功于「联合进步党」的宠儿恩弗尔中校。

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凯末尔于1913年10月27日,被派为驻保加利亚武官。时凯末尔仍未被「联合进步党」重用。对他而言,驻外武官等于是一种政治放逐。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短暂的文牍生涯,也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写意的一段时期。翌年3月1日,他于任内被晋升为中校。

 

一次大战中的猛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11月11日向英法等国宣战后,凯末尔争取到在马尔马拉海北岸铁奇达(Tekirdağ)新成立的第19师服役,并奉调驻防加里波鲁半岛,参加恰纳克卡雷海峡战役。当时,正如德国之在东西两面作战,英法两国亦苦于无法和俄国取得联系。俄国极需英法之援助,否则必将溃败无疑。因此,在1915年三、四月间,英法决定发动恰纳克卡雷海峡战役,打通土耳其的两海峡,俾便和俄国取得联系。此役,双方投入战场的70万人当中,共约有40万人伤亡。最后凯末尔终于击退英法联军的进攻,拯救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堡,也奠定了他丰功伟业的基础。

"Ataturk13". Licensed under Public Domain via Commons.

驻防加里波鲁半岛

1916年2月27日,凯末尔的第16军奉调至土耳其东南部的迪亚巴克(Diyarbakır),他本人并于4月1日晋升为准将,时年三十有五。同年8月,俄军来袭,凯末尔以寡敌众,击溃俄军,收复失土。翌年3月,因功晋升为第2军团司令。

1917年7月,奥斯曼帝国为收复巴格达,而新编一支「闪电集团军」,以德国的法肯汉(Falkenhayn)为总司令,第2、4、7、8军团皆受其节制。7月5日,凯末尔被调为第7军团司令,驻防于今叙利亚北边国人习于按英文译为「阿勒坡」(Aleppo)的哈烈普(Halep)。时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正在巴勒斯坦(Filistin)南部以及西奈沙漠(Sina Çölü)一带对峙。德籍司令法肯汉意欲发动攻势,将英军逐退至苏伊士运河。凯末尔力主采取守势。未果,愤而辞职,迳返伊斯坦堡。

时奥斯曼皇帝梅荷美特五世(Ⅴ. Mehmet Reşat 1909-1918),因年老卧病,无法答聘德皇之访问伊斯坦堡,而决定由皇储瓦德丁(Vahdettin1861-1926)前往德国访问,凯末尔亦奉恩弗尔之命伴随之。在西元1917年12月15日至翌年1月5日的访问期间,凯末尔有幸认识了德皇威廉二世(William Ⅱ 1888-1918)、兴登堡元帅(Paul vonHindenburg 1847-1934),和鲁登道夫将军(Erich Friedrich Ludendorff 1865-1937)等人。

凯末尔从德国回到伊斯坦堡后,因肾脏不适,而于1918年6月,先后前往奥地利和捷克治疗。7月4日,奥斯曼皇帝梅荷美特五世病逝,皇储瓦德丁继立,是为梅荷美特六世。凯末尔于7月27日奉召返国,并于8月7日再度被任为在叙利亚的第7军团司令。

凯末尔到任不久,英军旋于1918年8月18日,以三倍兵力发动攻势。桑德斯元帅的总司令部被迫撤至小亚细亚的阿达纳 (Adana)。在叙利亚方面,只有凯末尔率领的第7军团突围成功,退守哈烈普一带。

四天以后,亦即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签订了蒙德罗斯停战协定,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继续阅读:凯末尔略传:革命之路

 

以上内容皆由作者吴兴东老师授权同意发布于土女时代网站。

吴兴东老师部落格:土耳其语文历史文化

[vivafb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